生产制程管理程序
XXX 压铸有限公司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生产制程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文件编号版版序序 制订部门制订部门制订日期制订日期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转版日期转版日期 总经理核准总经理核准管代审核管代审核负责人审核负责人审核制订人制订人 发发 行行: ISO: ISO 管管 理理 室室 变更履历表变更履历表 文件编号:P-029Page:1 文件名称: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 提出部变更 提出人 门版序 变更页次 变更内容修订日期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P-029 页次: 1 1 目的 对影响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造过程的全过程的管理及控制,包括初期管理和日常管理。 3 职责 3.1 技术课负责生产过程控制策划:包括技术标准的制订、工装模具设计、作业指示文件的制定、审核及 批准。负责提供设备的调试安装工作和维护技术,并对设备定期进行保养。 3.2 品保课负责按照《检验与监查管理程序》 、 《实验室管理程序》 、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 《统计过程控 制程序》作好相关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控制、测量仪器及品质推进。 3.3 生管课、购销课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后勤支持、批量号的管理,确保在生产制程中材料、刀具及辅料 能及时提供与产品批量号的可追溯。 3.4 生管课负责编制出货计划。 3.5 行政课负责人力资源培训、考核。 3.6 制造课负责按生管出货计划进行生产安排及按加工条件基准书及作业标准书进行生产、对机器设备 进行日常点检与保养等。 4 术语和定义 无 5 关联文件 《工程变更管理程序》 《检验与监查管理规定》 《先期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 《统计过程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6 作业内容 6.1 制造过程策划 6.1.1 每个产品由 APQP 项目小组按《先期产品质量策划程序》进行工艺、设备、工装、生产、检验 等策划,并制订过程工艺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s。 6.1.2 作业文件:技术课根据过程工艺流程图与控制计划编制,品保课 根据过程工艺流程图、控制计划及加工条件基准书制定点检、 全检、出货检查基准书与指导书。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P-029 页次: 2 6.1.3 作业现场使用的各类作业文件和用于指导生产的各种样品/样件、缺陷照片等须放置在相应工位 处,使操作人员易于得到。 6.1.4 过程能力认可:在批量生产前应进行过程能力测定并达到规定要求,具体见《统计过程控制程 序》 。 6.1.5 作业员依据的内容对设备进行点检,做好预防性维护,班组长应及时对 点检结果进行确认, 如有异常, 应立即组织排除并上报; 作业员依据技术统计出来的设备零部件、 检查治具寿命进行零部件的更换,做好预见性维护。 6.2 制造过程的实施和控制 6.2.1 制造课应根据生管课下达的生产计划(出货计划) ,结合当前生产情况,下达当天或当班次的生 产具体安排计划,在每天或每班次生产结束时进行汇总统计, 适时调整生产,以满足生产计划的 完成。制造课依生产定单的数量,开据〈INPEX 生产领料单〉或〈INPEX 生产补料单〉由生产 班组到仓库领取材料。刀具、耗材及生产辅料由各班组填写〈生产辅助品申领单〉或〈生产辅助 品返还单〉到刀具库领取。 6.2.2 作业准备验证: 6.2.2.1 在作业的初步运行、材料的改变、作业的更改、运行间过长的停顿时,应进行作业准备 的验证。 作业准备的验证以由品管员进行首检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首检不合格的应立 即停机调机直至合格。 6.2.2.2 设备点检: 第一次作业、 换班时、 设备修复后等, 操作人员应按照 中的规定项目进行设备点检,如发现问题需立即先将设备关掉,停止工作以防止危险发 生,并同时向上级汇报处理。 6.2.2.3 作业人员在第一次作业或换班时应对相关工艺参数(见各工序之加工条件基准书)进行 点检,工艺参数有变动时应及进告知上级进行调整。 6.2.3 生产作业的控制: 6.2.3.1 对每一道作业工序或每一工位,应配备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加工条件基准书等文件,以 指导作业人员正确操作。操作工须严格按《加工条件基准书》上规定的内容进行操作, 在生产时核对原材料、模具及辅助用料等,并对产品及工艺参数按加工条件基准书上的 规定频次进行监控、检查, 对刀具按刀具寿命进行更换。 6.2.3.2 品管人员应根据相关检查抽样标准和检验基准对产品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检查,出现不合 格情况应立即通知生产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 6.2.3.3 数据必须真实,制造员工与品管员工必须如实在 上记录良品数与不良数。不良 品必须放入红箱不得随意乱放, 禁止带出乱丢。 原材料及各工位的盘点由生管课安排在 月末进行。 6.2.4 产品质量异常的处理: 6.2.4.1 在生产过程中首检、自检、品管抽检、工位全检、出货全检、出货抽检出现批量质量异 常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向班长以上人员汇报,将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隔离。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 具体见《检验与监查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P-029 页次: 3 6.2.4.2 返品退回后经 QC 确认并填写〈返品受取票〉 ,制造课根据〈返品受取票〉的不良内容 安排生产线进行修理,修理后由QC 再次确认,由品保课主导返品原因调查与处理。 6.2.4.3 所有作业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包括质量意识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6.2.5 产品初期管理和初物管理 对新规格产品和工序变更产品实行初期和初物管理,按《工程变更管理程序》执行。 6.2.6 特殊和关键工序的控制(特殊和关键工序由控制计划规定) 6.2.6.1 其工艺参数应进行监控,并予以记录. 6.2.6.2 对过程能力或设备能力进行分析测试,确保工程能力满足顾客要求。 6.2.6.3 对设备进行认可,并进行预防性预见性维护。 6.2.6.4 对从事该类工序操作的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6.2.6.5 对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控制和确认方法应用于所有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 6.2.7 外观质量控制 对有外观质量要求作业工位处,放置直观样件/限度样件/比较样件/照片等来清楚描述作业要求, 若顾客有规定时须经顾客批准。 6.3 制造过程的评价和改进 6.3.1 技术课应对制造工艺适时监控,特别是对影响产品关键和重要特性的工序和工艺参数。 6.3.2 对出现产品质量异常再调试后, 应能将新的工艺参数重新纳入工序管理基准 (加工条件基准书) , 并能运用到其他类似的产品或工序上面。 6.3.3 技术课与品保课应通过实施SPC 方法监控和维持顾客生产件批准时的过程能力, 应记录重要的 过程活动,如更换工装、修理机器等;当统计能力不足或过程不稳定时,应启动控制计划中规定 的反应计划,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改善能力,直到完全满足顾客要求。 6.4 设备、工装、模具的管理 设备、工装模具维护和管理按《生产设备管理程序》的管理规定实施。 6.5 人员管理 6.5.1 首次作业人员(如新员工、新工位等)由班长、技术人员或操作比较熟练有一定经验的老员工 进行作业指导, 并填写确认其作业方式和品质, 并定期进行查核, 确保作业正确; 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