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5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5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A.易:于蒙蔽心神√ B.易于阻滞气机 C.影响血脉运行 D.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的致病特点为: (1)易于阻滞气机:血瘀必兼气滞,如外伤出血,局部气机郁滞,而见青紫、肿胀、 疼痛等症。 (2)影响血脉运行:如瘀阻心脉出现胸痹心痛;瘀阻脉道,可血溢脉外;阻滞经脉,气血运行 不利,可见唇甲青紫,皮肤、舌面瘀斑,脉涩不畅。(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甲错, 毛发不荣。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2.下列哪项叙述与“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无关 A.湿性类水——故为阴邪 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主 C.气机升降失常——胸闷、脘痞、二便不爽 D.病程的缠绵性——起病隐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D 为湿性黏滞的致病特点。 3.下列哪项不属于“内生五邪” A.内风 B.内寒 C.内湿 D.内暑√ “内生五邪”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 4.“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是由于 A.味过于酸√ B.味过于苦 C.味过于甘 D.味过于辛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5.“( )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A.忧 B.思 C.悲√ D.恐 《素问·举痛论》原文。 6.下列关于湿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性类水,故为阴邪 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著 C.湿为阴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 D.气机升降失常,则导致胸闷、脘痞、二便不爽 C 项为寒邪的特点。 7.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属于 A.怒则气上√ B.惊则气乱 C.悲则气消 D.恐则气下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 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 甚则呕血、 昏厥。(2) 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3)悲则气消——过度悲忧, 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 甚则遗精,昏厥。 (5)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 (6)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 8.惊惧过度,使肾气不固,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属于 A.怒则气上 B.惊则气乱 C.思则气结 D.恐则气下√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 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 甚则呕血、 昏厥。(2) 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3)悲则气消——过度悲忧, 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 甚则遗精,昏厥。 (5)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 (6)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 9.提出“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 A.张仲景 B.葛洪 C.巢元方 D.医和√ 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 10.张仲景的发病途径分类法为 A.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 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B.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他犯 C.(1)外所因——六淫,(2)内所因——七情,(3)不内外因——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 D.以上均不是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千般疚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11.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A.伤神 B.耗血 C.伤精 D.耗气√ 劳力过度主要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包括剧烈运动),时间过长,得不到应有的休息,积劳成疾。 《素问·举 痛论》说:“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房劳过度伤精。《黄帝内经》中的 “五劳所伤”中有这样的记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故选 D。 12.暑邪为病而多见汗多、气短、乏力,是由于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应于心,易扰心神 C.暑多夹湿,易困脾土 D.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化。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壮热,心烦, 面赤,脉象洪大。 ②暑性升散,易状心神,易耗气伤津——心胸烦闷不宁头晕、目眩、口渴喜饮、气短、 乏力、多汗。 ③暑多挟湿。 二、 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医和 B.葛洪 C.巢元方 D.陈无择(分数:4.00) (1).提出“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 A.√ B. C. D. (2).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是 A. B. C.√ D. 记忆题。六气病源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也要记忆温病各大家的学术特点和成就。 A.热 B.寒 C.风 D.燥(分数:4.00) (1).能让人一身尽痛、关节疼痛剧烈的病邪是 A. B.√ C. D. (2).能让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的病邪是 A. B. C. D.√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 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所以易导致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 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其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辛 D.多食甘(分数:4.00) (1).骨痛而发落可因 A. B. C. D.√ (2).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可因 A. B.√ C. D.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 则骨痛而发落。”五行与五味的对应关系:木火土金水对应酸苦甘辛咸。五行相克的顺序为木土水火金。 以“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为例,咸对应水,脉为心所主, 五行属于火,水能克火,故多食咸则脉受损, 这也与现代理论多吃盐则容易得动脉硬化、高血压等与血脉有关的疾病相一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气,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 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举例,酸入肝,五行属木,木克土,脾属土,故 多食酸则脾土受损,出现脾气乃绝。其余类推。而此题这个“苦”字, 《太素》作“甘。不濡就是不濡润, 脾气不濡润,胃气乃厚,厚是指的胀满之类。也就是胃气不畅。甘味本来人脾补脾,甘味太过则伤,所以 反而伤脾,使得脾不能濡润,胃气变得阻滞而出现脘腹胀满这类的病。 A.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B.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