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指引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青年学生抗挫折 的能力,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的价值,并 提出了帮助培养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少年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 即挫折承受力, 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 是个体适应挫折、抵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它是一种多维的综合心 理素质。在青少年人群中,它具体表现为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和 生活中的挫折,采用何种有效的调节和应对策略来对付已发生的挫 折,采取何种正确的行为方式来处理难以解决的挫折等方面。综合 国内外文献分析表明,挫折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应对 挫折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适应、情绪反应和心理健康,培养青少 年抗挫折能力非常必要。 关注人类积极力量,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 福为目标的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表现出其独特的潜力,它与青少年 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相互结合,势必为青少年挫折教育带来新的生 机,以更好地发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 20 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 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或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 极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倡导,具体内容包括人的主 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度、快乐等。个体水平上的积极人格品质, 如爱的能力、 激情, 潜能等;群体或组织水平上的积极的社会制度, 如利他行为,礼貌等。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 理问题的过度关注而转向于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提倡用一种积 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在这过程中寻找到帮 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的各种因素,提倡用 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在这过程中寻 找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的各种因素。 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关注的目的与心理 健康教育的目的一致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兼顾 积极心理健康品质的培养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教育手段应重视 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应融洽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 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二、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者塞里格曼(seligman)等学者认为,心理学要 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 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 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通过 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生活幸福的 人。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从调动青少年学 生自身积极资源的维度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构筑积极有效 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使学生在面对挫折情境时能够动用自身拥有 的积极策略和资源,积极地认识挫折,有效地应对挫折,消除产生 心理压力的隐患,达到抗挫折的目标。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注重 积极预防为主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防患于未然。这种积极预防 理念下构筑起的抗挫折能力,是个体维护健康和消除挫折的有效手 段。 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更轻松地面对挫 折、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也能应付自如;面 对困难和挫折,具有积极心态观的人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能勇敢面对困难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去克服,在需要获得帮助时 候,有充分的自信能获得朋友、亲人、同事甚至社会的帮助。因此, 通过训练,发掘青少年学生自身的积极的挫折应对资源,促进学生 积极应对挫折策略的生成,可以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勇于面对 困难和挫折提供有效的支撑。积极心理学为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通过发掘和塑造人类自身,使学生更好 地适应、更有效地应对挫折和更幸福健康地生活。 三、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预防挫折产生 积极心理学提出积极预防的理念,有效地预防来自于个体内部的 各项塑造能力,而不是当挫折产生时依靠外在的力量进行修补。它 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各类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 乐观主义、诚实、毅力、勇气、关注未来、 。预防的主要任务就是 如何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因此,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激 励并专注于身处挫折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预防,单 纯的关注个体身体的缺陷、弱点不会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的。由此 可见,我们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应把关注点放在处于心 理挫折中的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的挖掘。 (二)引导青少年科学地认识挫折 全面科学地认识挫折是培养抗挫折能力的重要前提。 首先,引导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挫折是无处不在的,由于人有不 断追求的本性,而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不可能万 事如意。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而道路是曲 折的。也即“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可见,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挫折的出现往往不可避免。既然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儿,那么 我们就必须让青少年应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 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 等活动中可能出现挫折。我们必须教青少年学生学会正确应对挫 折。父母和老师与其一辈子替他们遮风挡雨,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 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呢?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 “挫折对于孩 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 ”一位美国儿 童心理卫生专家也说: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 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 不堪。 其次,教育青少年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看到挫折的两面性,认 识挫折的积极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在任何时候, 对待任何事情, 都要坚持“两点论” ,反对“一点论” ,防止片面地看问题。对待挫 折亦如此。挫折的结果一般带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痛 苦心理,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给人以教益与磨练。从消极的 角度看,一是它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伤痕,二是易造成行为上的偏 差,三是会使人改变理想方向,易使人自暴自弃走上轻生或犯罪道 路,造成成长环节上的缺陷。但从积极的角度讲,其激励作用也不 可低估:经受挫折能使人增强韧性,磨练意志,锻造顽强的品格。 青少年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面性,不应只见其消极方面,而应以乐观 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若能全面 地看待问题,能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经验,定能走出阴影。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挫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的 意义,这是青少年学生面对挫折的基本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任 何不愉快的问题,或者被认为是无法消解的症状疾病,都可以有新 的解释。我们可以找出其对个人的内涵,然后主动赋予其“积极” 意义。改变对挫折的看法,往往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青少年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和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并不完美的事 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青少年应该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表现及心 理活动的分析来认识自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