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说课稿
《按比例分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 单元 61 页例 2。 2、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按比例分配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注重了联系生产、 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际,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关的问 题。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 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 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 用分数知识来解答。 这样安捧学生容易接受, 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 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为今 后学习比例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如何 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我们制 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要端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 数学的教育功能,这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有着十分重要的 意义。为此,我们制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一种应用,又是“平均分”的 发展,进一步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有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在 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 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4、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重点难点。 (1)、创设“分物情境” ,建立表象。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启发,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获得“按比例分配”的感知,为分散难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巧设“故事情境” ,引出尝试题。 让学生听喜闻乐见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从中设疑,使 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例题的自学 中。 (3)、设计 “”自学――尝试――讨论――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例题的教 学。 通过自学例 2,试做尝试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动脑想,动口说 并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全过程, 促进学 生思维系统性的发展。 (4)、安排一个多层次的练习系统巩固,强化新知识。 运用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和不同的训练方式,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有关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本节 课的重点, 可通过 “操作感知――自学尝试――讨论总结” 等环节来突破, 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比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分数应用题算理的理解, 课堂上采用“观察――比较――说理”等形式来分解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 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 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 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本节课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 信任的情感意识,在师生之间架起互尊、互爱的桥梁,形成和谐的课 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新知识。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不断为学生设置问题和悬念,调动学生积极性。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安排“分卡片”活动,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促使多种 感官的参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概 念。 (2)、故事引趣,设置悬念。 本节课通过“听故事”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有问题学,激发他们思 考,诱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求知识原由的 状态中。 3、指导看书,培养自学能力。 刚才的故事设疑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老师在学生自学中也可以 “扶一扶”,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 所获的目的。 4、放手尝试,主动探求新知。 学生自学课本后找到了办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 做故事里的题目,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5、讨论归纳,创造参与机会。 在自学尝试的基础上开展学生之间的讨论总结, 这是把过去的满堂灌 变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准备:电脑、录音机、投影、学生每人六张卡片。 (一)、复习。 1、操作感知,导入新课。 动手分一分: (1)、按 1:1 把六张卡片分成两部分。 (2)、按 2:1 把六张卡片分成两部分。’ 通过动手操作,指出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 ,而第二种情况不是 “平均分” 。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 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外,还 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 从而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2、复习旧知,故事设疑。 (1)、比和分数关系的练习。 如:一个农场计划在 100 公顷的地里播种 60 公顷小麦和 40 公顷玉 米;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小麦和玉米播种 面积的比是多少?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 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2)、故事激趣,引出尝试题。 放录音、听故事:同学们,中秋节快到了,唐僧和猪八戒做了一些月 饼,他们一共卖得 80 元,其中唐僧和猪八戒做月饼个数比是5 :3, 正当他们准备分钱时,孙悟空走过来了,唐僧于是叫孙悟空来分钱, 猪八戒见了连忙说: “把 80 元平均分成两份,我要拿其中的一份。” 孙悟空听了笑起来。 老师问: (1) 、同学们,你们认为孙悟空能不能按照猪八戒的要求来分钱? (2)、那么孙悟空应该怎样分钱?谁能动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指导自学,探讨原由。 出示尝试题后, 学生肯定会产生兴趣, 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尝试练习, 遇到困难时再把他们吸引到自学课本例2 上。 自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自 己在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出示自学提纲:这道题分配的是 什么?按照什么分配?播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 3 :2,表示播种的 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 ?播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 几? 2、大胆尝试,初步探索。 学生自学课本后, 可放手让他们做故事里的尝试题, 老师可巡回视察, 及时反馈尝试情况,学生可边尝试边看课本练习。学生板演。 3、组织讨论,交流意见。 针对学生的自学和尝试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汇报自学情况,校 对尝试错误,发挥学生之间互补作用,让他们各抒己见。 4、教师讲解,课堂小结。 先检查自学情况, 再评讲尝试练习, 要求学生说: “你是怎样想的?”。 最后让学生作概括性的总结: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这样训练学生的 归纳能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 5.质疑问难。 你们学习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培养学生大胆发问的好习惯。 (三)、多层训练,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我 W]的练习力求做到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洽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 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1、分解性练习。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 3: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