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
1.3 煤矿粉尘的危害 煤矿粉尘具有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以下危害:严重危害工 人身体健康,多数人易引起尘肺病等;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1.3.1 主要健康危害 煤尘与其他粉尘一样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 皮肤接触,局部粉尘溶于口腔唾液或粘附在食物上也能吞入 消化道,后两者侵入人体的量较小。人体对粉尘的进入具有 防御功能,呼吸道和肺部均有排除和去除粉尘的能力。只是 长期大量吸入煤矿粉尘会破坏人体防御功能,使去除功能受 损,而过量的煤矿粉尘沉积,导致人体损伤,形成各种疾 病。 呼吸系统疾病 煤矿粉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以下 几类: 1〕尘肺 煤工尘肺是指煤矿各工种工人长期吸入作业场所生产性 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的总称。粉尘病变严重程度与体内潴留的 粉尘数量有关,即存在接触反响关系,还同粉尘的组成成分 有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种不同,工人接触粉尘的 性质也有差异,从而引起肺部弥漫性纤维化。尘肺病根据煤 矿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可以认为有 3 种主要类型: ⑴ 煤肺。长期在单纯有煤尘的环境下作业的工人,他 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煤尘。这类人员发生的尘肺在病理上有 典型的煤尘纤维灶和灶周肺气肿,这类肺部病变称为煤肺。 煤肺发病工龄多在 20a~30a 以上,病情进展缓慢,危害较 轻。 ⑵ 矽肺。长期在煤矿岩石掘进工作面作业的工人,他 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 SiO2 较高的岩尘。这类人员发 生的尘肺在病理上除有组织纤维化外,还有典型的矽结节形 成,属矽肺类型。病理上有典型的矽结节改变,发病工龄 短,一般为 10~15a。矽肺的发病率较高,病情开展较快,危 害严重。 ⑶ 煤矽肺。一般煤矿井下工人多数都在有煤尘产生和 有岩尘产生的两种作业环境下工作过,他们接触的粉尘既有 煤尘也有岩尘。所患的尘肺兼有煤肺和矽肺的病理改变特 征,这类尘肺称煤矽肺。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肺最常见的类 型,发病工龄多在 5a~20a 左右,病情开展较快,危害严 重。 现在的观点认为,无论从肺组织纤维化病变进展规律、 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特点、病情开展及诊断原那么等方面, 都没有必要将煤矽肺与煤肺严加区别,故统称为煤工尘肺。 煤工尘肺是煤矿最严重的职业病。与矽尘相比,煤尘致纤维 化作用较弱,但由于煤是我国主要能源,采煤工人的数量居 全国各类粉尘作业工人之首,因此实践中煤工尘肺的防治意 义和重要性最为突出。 不同类型煤矿的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因开采方式不同有很 大差异。露天煤矿工人的尘肺患病率低,井工开采工作面的 粉尘浓度和粉尘分散度均高于露天煤矿,尘肺患病率和发病 率均较高。我国地域广阔,地层结构复杂,各地煤工尘肺患 病率有很大差异,在 0.92%~24.1%之间,其中矽肺占 11.4%,煤矽肺占 87.6%,煤肺占 1.0%。不同煤种的致病能 力也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无烟煤、烟煤、褐煤。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粉尘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的长达 20a~30a,个别病例在游离二氧化 硅含量高的作业区作业也有 1a~2a 发病者,即所谓〞快发性 矽肺〞。尘肺病的发病工龄、临床病症等设计因素很多且十 分复杂,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粉尘的成份;粉尘的 分散度;粉尘浓度;接触时间;按流行病学观点,许多因素 可分别归诸于宿主、因子、环境等治病要素。尘肺病是难以 治愈的职业病,工人一旦得病,轻那么慢性致残,重那么死 亡。因此,尘肺病不仅造成劳动力下降,而且造成社会负 担,其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证实,长期吸入煤尘不但引起尘肺, 还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 喘及肺气肿。而且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独立存在 而不伴有明显尘肺,其发病机理尚未明了,可能与吸烟、呼 吸道感染及遗传因素等均有关系。 3〕上呼吸道炎症 粉尘首先侵入上呼吸道黏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黏 膜下血管扩张、充血,黏液腺分泌增加,以阻留更多粉尘, 长久那么酿成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黏膜上皮细胞营养不 良,终将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病 毒及细菌等感染性疾病。 4〕肺癌 有研究说明,一些有煤矿开采的地区,人群中肺癌的发 病有升高趋势,可能与吸入煤矿生产性粉尘有关。但据英国 24 个煤矿统计,接触煤矿粉尘工人与不接触粉尘人群中的肺 癌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煤矿病人肺癌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 探讨。 2. 局部作用 粉尘沉着于皮肤可能堵塞皮脂腺,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 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疖肿等;进入眼内的粉尘颗粒,可引 起结膜炎等。 3. 过敏和中毒作用 煤矿粉尘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响和机体的中毒作用,这与 粉尘混合的其他元素或者化合物有关。 1.3.2 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是空气中氧气与煤尘急剧氧化的反响过程。煤 是复杂的固体化合物,被破碎成煤尘后,其吸氧和被氧化的 能力大大增强,在外界高温热源的作用下,悬浮的煤尘单位 时间内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大约 300℃~400℃时,就可放出 可燃气体。这些气体集聚于尘粒周围,形成气体外壳,当这 个外壳内的气体到达一定浓度并吸收一定能量后,连反响过 程开始,游离基迅速增加,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由于燃烧 产物的迅速膨胀而在火焰波波阵面前方形成压缩波,压缩波 在不断压缩的介质中传播时,后波可以赶上前波;这些单波 叠加的结果,使火焰面前方气体的压缩逐渐增高,因而引起 了火焰传播的自动加速;当火焰速度到达每秒数百米以后, 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转变为爆炸。 从燃烧转变为爆炸的必要条件是由于化学反响产生的热 能必须超过热传导和辐射所造成的热损失;否那么,燃烧剂 不能持续开展,也不会转为爆炸。 2 煤矿粉尘的控制技术 2.1 粉尘控制技术 粉尘控制技术为该粉尘监控系统粉尘浓度超出限制范围 所实施的处理措施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煤矿平安生产的根 本要求。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不 同,煤矿粉尘浓度的职业接触限制值也不相同。对矽尘含量 小于 10%的煤尘,总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4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 6mg/m3;呼吸性粉尘时间 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2.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 3.5 mg/m3,这是煤矿作业面粉尘浓度的最低要求。上述时间加 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h 工 作班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长期反复接触该粉尘浓度几乎所 有工人不发生有害健康效应。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 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以15min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表示〕的容许接触水平,短时间接触容许 浓度不是一个独立的接触限值,而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限值的一种补充。 2.1.1 防尘措施 在矿井采、掘、运系统的各生产工序中都产生粉尘,这 些粉尘随风流飞扬于作业空间和巷道中。对这些尘源必须采 取有效的综合防尘措施,即针对每一道生产工序和环节的尘 源采取一项和多项防治措施,以减少粉尘的产生量,降低作 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和防止工人吸入粉尘。 防尘措施主要是减少采掘作业时的粉尘发生量,是矿井 尘害防治工作中最为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