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范文(通用多篇)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范文(通用多篇)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6 篇 第 1 篇: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5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5.1 总则 5.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5.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 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5.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级别。 5.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5.1.5 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5.2 基本情况 主要阐述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概况、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周边 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结果。 5.3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主要阐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风险源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 果,以及可能发生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5.4 组织机构及职责 5.4.1 组织体系 依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 救援的组织机构。企业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依据企业自身情况,车间 可成立二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生产工段可成立三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尽可能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将构成单位或人员表示出来。 5.4.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5.4.2.1 指挥机构组成 明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环保、安全、 设备等部门组成指挥部成员单位;车间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车间负责人、 工艺技术人员和环境、安全与健康人员组成;生产工段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由工段负责人、工艺技术人员和环境、安全与健康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 急救援工作小组,聘请应急专家,并明确工作职责。 5.4.2.2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 针、政策及规定; (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 (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 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 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 屑和石灰等)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 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企业应急指挥部负责审定企业内 部各级应急预案) ; (7)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8)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9)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10)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 (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 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 (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 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 等宣传材料。 在明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总指挥、 副总指挥、应急专家及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 5.5 预防与预警 5.5.1 环境风险源监控 明确对环境风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说 明生产工艺的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可燃气体、有 毒气体的监测报警系统,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危险废物及危险化学品转 移运输过程中的监控系统等。 5.5.2 预警行动 明确事件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 5.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应包括以下内容: (1)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2)24 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3)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与本单 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的方式。 5.6 信息报告与通报 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明确信息报告时限 和发布的程序、内容和方式,应包括以下内容: (1)内部报告 明确企业内部报告程序,主要包括: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件信 息接收、报告和通报程序。 (2)信息上报 当事件已经或可能对外环境造成影响时,明确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 人民政府报告事件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3)信息通报 明确向可能受影响的区域通报事件信息的方式、程序、内容。 (4)事件报告内容 事件信息报告至少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 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 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及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5)以表格形式列出上述被报告人及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方式。 5.7 应急响应与措施 5.7.1 分级响应机制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企业 (或事业)单位内部(生产工段、车间、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 调动的应急资源,将企业(或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不同的等级。 根据事件等级分别制定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如生产工段、车间、企业应 急预案) ,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超出企业应急处置 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并且 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不同级别的现场负责人, 指挥调度应急救援工作和开展事件应急响应。 5.7.2 应急措施 5.7.2.1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 定以下内容: (1)明确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2)明确防止污染物向外部扩散的设施、措施及启动程序;特别是 为防止消防废水和事件废水进入外环境而设立的环境应急池的启用程序, 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和事件应急排污泵启 动的相应程序; (3)明确减少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 (4)明确事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衍生污染(如消防水、事故废 水、固态液态废物等,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消除措施; (5)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可获得性说明) ; (6)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7)应急过程中,在生产环节所采用的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 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事件发生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 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8)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措施; (9)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 定方式;事件现场隔离方法; (10)明确事件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及安置地点; (11)明确应急人员进入、撤离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12)明确人员的救援方式及安全保护措施; (13)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 5.7.2.2 大气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风向 和风速,需确定以下内容: (1)结合自动控制、自动监测、检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等 工艺技术水平,分析事件发生时危险物质的扩散速率,选用合适的预测模 式或典型发生概率专家建议,分析对可能受影响区域(敏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