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法言中的人性论及其在汉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扬雄《法言》中的人性论及其在汉代思想史上的地扬雄《法言》中的人性论及其在汉代思想史上的地 位位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生于西汉宣帝甘露 元年(公元前53 年) ,死于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 年) ,是我国西汉 末年重要的哲学家、 文学家和语言学家。 扬雄的哲学著作有 《太玄》 , 语言学著作有《方言》 。而《法言》的内容则比较复杂,除了反映扬雄 的哲学思想外,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科学、古今 人物、历史事件、诸子百家、古典文献等许多方面,内容丰富,见解 深刻。 扬雄是两汉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 在两汉经学繁 荣的背景下,他独立“拟经”撰述,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虽“不汲汲于 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却又栖身朝堂,甚至做过王莽政权的大夫。 扬 雄在世时有人对他冷嘲热讽, 也有人与他友善, 从其学业。 在他身后, 有人称颂其为“圣人”,也有人对他大加贬斥。综观后人的评价,凡是 褒奖、颂扬他的,多是肯定他的才华和思想的价值;批评他的,多抓 住他曾事莽这一“名节”问题,先否定其人,进而否定其学说,而以朱 熹斥扬雄“莽大夫”为甚。概言之,自东汉至唐,扬雄一直被人称道, 北宋达到顶峰。至南宋朱熹贬斥扬雄后,对扬雄持否定态度者居多。 上世纪初至 1949 年以前,对扬雄的研究集中在其著作版本、文 句考据的范围之内。共有研究扬雄论文 24 篇,其中仅 8 篇专论《法 言》 ,但全是围绕着汪荣宝的《法言义梳》进行考据。 “文革”前,研究 扬雄的论文有 6 篇,只有白寿彝先生的《跋扬雄法言卷10、卷 11》 一篇札记涉及 《法言》 。 “文革”以后, 学术研究日趋活跃, 各类哲学史、 思想史论著中大都涉及扬雄的内容,对扬雄的研究也逐渐深化。 关于扬雄 “性善恶混”的人性论,过去很多学者认为扬雄的人性 论是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综合, 与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大致相 仿;后有学者指出,扬雄的人性论实际上等同于荀子的性恶论;也有 文章指出扬雄的人性论受到了道家混沌思想的影响, 是儒道结合的产 物。可谓众说纷纭。而对扬雄《法言》中的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也是 汉代哲学研究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这一现状与扬雄在汉代哲学史 上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一、扬雄的生平及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关于扬雄的家世, 《汉书·扬雄传》中记载: “楚汉之兴也,扬氏溯 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 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 五世而传一子。 故雄亡它扬于蜀。 ……家产不过十金。 乏无儋石之储, 晏如也。 ”①据此可知, 扬雄先世曾为官, 后来没落, 又受到仇家威胁, 不得不迁到岷山之阳叫郫的地方定居下来,变成“以农桑为业”。根据 西汉末年的亩制和货币制可以推断出,在当时像扬雄这样有田百亩、 家产十万钱的家庭,可以说是西汉政权最下层中较为富裕的家庭。 关于扬雄的生平, 《汉书·扬雄传》中记载:“初,雄年四十余,自 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 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 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 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 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力乃如 是。 ”②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扬雄这一生在仕途官场中孤独无援、 始终 不得意的情形! 扬雄的一生, 处在西汉帝国由盛而衰,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 作为社会危机的反映,统治思想的危机也在发展。作为西汉王朝的统 治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经学的神学目的论, 也经历了 通过畸形的扩张泛滥而逐步向自身反面转化的过程, 丧失了维护统治 安定的机能。在这种情况下,扬雄对旧的统治思想进行批判和改造, 制造一套新的统治思想,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扬雄首先是利用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古典儒学,反对当时以董 仲舒天人感应论和谶纬神学为代表的官方统治思想的世俗儒学; 但使 扬雄的思想独具特色的, 则是其吸收和利用了其他学派主要是道家学 派的思想,尤其突出的是《老子》的思想,他在《法言》中多次肯定 《老子》关于道德、无为、自然等思想。 正统的儒家思想是扬雄的《法言》的主要思想渊源,黄老思想、 西汉学术风气的演变也对扬雄及其人性论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扬雄《法言》中的人性论思想 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徐复观曾有 如是论断:“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史中的主干 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 动力。”③诚然,就中国古 代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而言,不管是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还是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伦理体系,或是论证一种政治思想的合理性, 都要从对人性的定位出发, 以特定的人性作为自己理论合理性的根基。 先秦和汉初的思想家著作中, 有着丰富的人性论思想。扬雄关于人性 的理论,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的, 要理解和把握扬雄的人性论思 想,有必要对以往儒家关于人性的思想理论作一下梳理: (一)扬雄之前主要的人性论思想 孔子没有留下明确的人性善恶思想。《论语·阳货》 中记载: “子曰: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在这里把“性”和“习”作为一对相对应的概 念提出来, “性”即人性, 指人先天具有的资质, 是人后天发展的起点; “习”泛指人后天受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包括个人的主观努力。 孔子认为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在自然禀赋意义上是基本相近的, 现实生 活中人和人之间的种种差异是后天形成的。 孟子持鲜明的性善论观点, 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 《孟子·公孙丑上》 )是人与生具有的善端, 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源泉。他认为只要保有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善端, 便 自然会有“至大至刚”,可“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的 高尚气节。 孟子还指出, 存养善性必须克制与善性相违的欲望——“养 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下》 ) 。 荀子则以性恶论为立足点——“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荀子·性 恶》 ) 。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 肤理好愉佚”( 《荀子·性恶》 ) 。虽然如此,与道德本性相悖的自然人性 和道德准则却是能够贯通的, 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主观努力对人成 善起着决定作用。 荀子形象地比喻说: “枸木必将待檃然后直; 钝金必 将待砻厉然后利。 ” ( 《荀子·性恶》 ) 所以必须以“礼义”为标准对人加以 约束、矫正,使人向善。 而在西汉,流行的是董仲舒关于人性的 “性三品说”,其要点是: 性有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董仲舒认为,“圣人” 是教化别人的人,生来就具有完整的善性,即“圣人之性”;坚决破坏 统治秩序之人的人性是“斗筲之性”,这是根本没有善的因素,教化也 改变不好的人。但这两种情况都是少数,社会上大多数的人性是 “中 民之性”,或是“万民之性”,有善质,但需要王者教化而成。这为当时 统治服务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不过根据阶级社会的实际状况对性善说 的明显缺陷作了些补救而已。 但随着社会危机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