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剖析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剖析 主标题:等高线地形图 副标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关键词:等高线地图的判读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考点剖析 根据《考试大纲》在命题时,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选择题、综合题均有, 重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及其应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2015 年重庆卷第 14 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等值线图综合判读是高考文综地理重头戏,本题以中非合作这一 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区域等高线图展示地理信息, 将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建设的影 响因素、工厂建设对区域工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联系起来, 考查回归教材主干知识“交通建 设的区位因素” 。试题难度一般,三个设问均属常见题型,存在问题可能是答案过于笼统而 不够细化、对题目误读误判等。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 这主要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 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 低的方向,有时又叫降坡线。 2.判读地貌类型 (1)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 海拔在 500 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 等高线较密集, 河谷转折呈“V”字形。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 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0 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3.判读地形部位 地形 山峰 山丘 盆地 洼地 山脊 地形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四周高 中部低 从山顶向外伸 出的凸起部分 等高线图判断方法 数值内高外低,示坡线 画在等高线外侧 数值内低外高,示坡线 画在等高线内侧 ①等高线凸向低值处; ②脊线高于两侧 山谷 山脊之间的低 洼部分 位于相邻两个 ①等高线凸向高值处; ②谷线低于两侧 鞍部山顶之间,呈 马鞍形 位于两山峰之间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 坡 ①等高线重合; ②根据陡崖符号 4.判断坡度的大小 (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 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 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3)坡的类型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 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密 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 为凸坡,如下图中的甲、乙;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下图中的丙、丁。 5.判断河流流向 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 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 弯曲方向相反; (3)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 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 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二、选择典型题例特别是高考母题进行相应训练,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