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手册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手册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作业手册 一、总则一、总则 1、本手册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为基础,结合《固 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及《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78-93、《地质普查勘探工作细则》 (江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1983年10月)编写而成。本 手册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槽、 坑探、钻探、采样等野外作业的工作方法及技 术要求,重点是原始编录。 2 原始地质编录,是用文字、图表、音像资料等形式对天然露头和各探矿工程揭示的地质现 象进行地质观察记录、采样,并根据野外采集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对编录内容进行归纳、 整 理的过程。 3 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3.1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 客观、全面地反映地质现象和工作实际情况。 地质观察必须认 真、仔细、准确,记录工作必须在现场进行,严禁事后回忆补记。室内可以根据分析测试结 果进行补充、修正。推断解释的资料不能与实际资料相混。 地质编录应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 行。 3.2 原始地质编录方法、格式应规范、统一。各矿区应以相关规范为依据,统一编录标准、 岩石定名、图式图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编录用量具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并定期检验。 编录用纸为80克以上, 幅面尺寸为185×260mm 或其2n倍, 记录用笔为2H以上硬度铅笔, 整理时重要数据要着墨。 文、图、 表必须互相对应、 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 3.3 编录人员应负责勘查工作质量监督。钻孔编录人员要现场检查岩矿心摆放顺序及采取 率、孔斜、 简易水文观测等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要求,核对钻探施工班报表, 发现问题应要求 施工单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地质人员在槽、 井、坑探编录前, 应现场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 合要求。 3.4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形成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改动。除非经研究、论证、实地核对、项 目负责人批准,可对原始编录中的地层及地质体代号、编号、矿体编号、工程编号、岩矿石 名称、术语及与此有关的文字描述部分进行修改。 但这些改动必须采用批注的形式进行, 注 明修改原因、批注人及修改日期,不得在原始资料上直接涂抹修改。 二、地质填图二、地质填图 1 目的任务 矿区地质填图的主要任务是调查、 研究矿区成矿地质条件, 提交相应的矿区地质图件。 具体 有:研究矿区出露的地层、岩浆活动、构造、变质作用特征,搞清矿体的地质属性、规模、 产状、形态、分布,矿体的围岩和蚀变特征,矿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有益有害元素含 量。为勘查工程布置、储量计算提供矿区基础地质资料。 2 准备工作 2.1 收集资料编制填图设计。 收集矿区及外围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 并进行认真研究、 分析。 包括: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地形图、测量控制点等资料,物化探、重砂、航遥 解释及科研资料,对矿区现场进行踏勘,在此基础上编制填图设计。 2.2 统一工作方法。学习有关的规程、规范,统一填图单元、岩性定名、图式图例,填图方 法和野外记录的内容、格式等技术要求。确定填图比例尺、填图范围。 2.3 生产组织。编组分工、明确职责范围、制定作业计划、分配编号、作好人员、材料、物 质上的准备。 3 实测剖面 3.1 为了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填图单元,统一技术要求,矿 区填图前至少应实测1~2条完整的剖面。 3.2 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 基岩露头较好、构造较清楚或较简单、 岩石变 质或蚀变较浅、矿层(体)与围岩关系清楚的地段,剖面线方向应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实 测剖面的比例尺要大于填图比例尺。剖面线位置的选择应实地踏勘。 3.3 实测剖面工作须用规定的表格进行, 仔细观察导线附近出露的基岩, 按野外地质标志将 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等具明显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地质体的地层或岩石, 划分为不同的岩性层。详细填制岩石、地层、矿体特征、接触关系及界线、产状、导线参数 等各类数据,注明各类标本、样品的采集位置、编号。在此基础上绘制剖面图,计算地层分 层厚度。 3.4 剖面地形点及地质点均须仪器定点测量。 分层精度可根据剖面的比例尺大小确定, 凡在 剖面图上宽度达1mm的地质体均应划分和表示,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 标志层、化石层、矿化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夹层等,如厚度达不到图上1mm,也应将其放 大到1mm表示。 3.5 实测剖面图由平面图和剖面图组成。图上应有图名、比例尺、剖面起点坐标、方位、垂 直标尺、水平标尺、导线号、地层界线、地层代号、岩浆岩代号、岩性、矿体、蚀变带、断 层、采样点及标本、样品编号、探矿工程、地质产状、重要地物、图例及责任签等。作图时, 剖面图的西、北西、南西、南端应放置在剖面图的左边,而东、北东、南东、北端放在剖面 图的右边,剖面图自左至右总体方位应小于180°。 3.6 实测地质剖面工作全部完成后, 应编制矿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编写实测剖面小结,并将 原始资料整理归档。 3.7 矿区勘探线剖面应尽可能垂直主矿体(带)走向、按确定的勘查间距的倍数等间距布设。 勘探线编号:中央为0线,左侧为偶数,右侧为奇数,可空号,不能重号。勘查工程一般沿 勘探线布置。 3.8 勘探线地形剖面用仪器法测制。对剖面上的探矿工程(槽、井、坑、钻)位置和各种主 要地质界线(如矿体顶底板界线、重要断层线等) 必须用仪器定位。勘探线的端点或基点要 埋设水泥桩。 4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4.1 观察路线布置有“穿越法”和“追索法”两种。填图时先根据实测剖面及收集的资料, 将填图单元界线、构造、 岩体、矿化体等地质界线大致绘到手图上,从实测地质剖面两侧逐 渐展开。小比例尺和简单区一般以“穿越法”为主,路线垂直地层走向布设;复杂区一般为 “追索法”,路线沿矿体、接触带走向追索;大部分矿区为两种方法的结合。 4.2 地质点布置:地质点主要分为界线点、 岩性点二类。界线点为控制矿区地质界线和基本 构造形态布置的观察点。 一般布置在矿区填图单元的地质界线、 含矿层或矿体、 蚀变带界线、 岩体界线、断层面及褶皱轴等位置上, 要求作详细的文字记录。 岩性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 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 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大片的浮土履盖区可定少 量控制性浮土点。地质点密度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 理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正测精度在图上2cm一条线,1cm左右一个点。且有效点比例应 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4.3 地质点观察描述及工作内容 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桩子打在地质点上, 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写 上地质点号,并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 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 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标注点。重要地质点,须用测量仪器精确定位。 地质点应记录点号、点性、位置,地质描述内容主要有:地层或岩石名称、岩性组合、 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 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接触关系、产状;蚀变及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