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公元王充(公元 2727 年——约年——约 9797 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 主义思想家。主义思想家。他出身“细族孤门” ,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18 岁“到京师受业太 学,师事扶风班彪” ,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不肯严守师法家法。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 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 。离开太学后,曾 两次出任过小官, 皆因为人耿直, 不愿趋炎附势, 结果辞职还家, 一边教书, 一边钻研学问, 从事著述。60 岁时曾被杨州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转沿中,63 岁即辞官归里,著书、教授 终生。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谶纬迷信的神学化儒学持批判态度,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谶纬迷信的神学化儒学持批判态度, 也反对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学风。也反对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学风。他著述甚丰,有《讥俗》 、 《政务》 、 《论衡》 、 《养性》 等,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他说: “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 , “人之性,善 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 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 “夫中人之 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又说: “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 禁防,令渐于善。 ”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 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 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社会、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社会、 国家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国家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 教育对社会作用在于经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文才雕琢,知能十倍” ,可以为 国家“任卿相之用” ,也可以以借“仁义之力”来改造社会。 (二)论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当时的人才归纳为儒生与文吏两大类, 儒生是指有一定经学造诣的学者, 文吏则 是指虽无经学造诣、但有丰富官场经验的官吏。他认为文吏与儒生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 ”但从总体而言,儒生优于文吏。因为儒生 自幼“被服圣教” ,受纲常伦理的熏陶,并有治国之道的研究,而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 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已,勉赴权利。 ”他批评当时重文吏、轻儒生的社 会风气,认为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根源。 对于儒生,王充也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他说: “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 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 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 ”他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 ,因为鸿儒能精思著 文,具有独创精神;第二是“文人” ,既掌握古今知识,又能从事政治工作,敢于向皇帝上 书言事; 第三是 “通人” , 能博通古今, 虽缺乏实际从政的经验与能力,“而以教授为人师者” ; 第四是“儒生” ,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的章句之生, 这种人只比俗人强一点, 对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 (三)论教学 1.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首先,他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首先,他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 “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 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 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 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 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 加以深化提高,上升到理性阶段。加以深化提高,上升到理性阶段。他说: “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所谓“开心 意” ,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也才能分清是 非,判定真假, “订其真伪,辩真虚实”“。 2.关于教学内容 王充作为古文经学的思想代表,仍把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王充作为古文经学的思想代表,仍把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他强调“文 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 。但他反对墨守儒经章句,主张遍览群书,涉猎百家之言。因为百家但他反对墨守儒经章句,主张遍览群书,涉猎百家之言。因为百家 中有“圣人之言,贤者之语,上自黄帝,下至秦汉,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备矣”中有“圣人之言,贤者之语,上自黄帝,下至秦汉,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备矣” 。。 它不仅能“使人通明博见”它不仅能“使人通明博见” ,而且可以改良当时的政治。,而且可以改良当时的政治。 3.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 (1) “诠订于内”“诠订于内” 王充指出: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所以他 强调认识事物既要 “信闻见于外” ,又要 “诠订于内” 。诠订有各种途径, 而最重要的是实践。 他说: “事有证验,以效实然” ,这就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这就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 效果来检验。这是王充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效果来检验。这是王充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 (2)学用一致 王充主张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王充主张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他说: “凡遗通者,贵其能用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 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 ”他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融合贯通,运用于实际,解决问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融合贯通,运用于实际,解决问 题。题。 (3) “距师”与“问难” 汉代儒生治学,好“褒古毁今” 、 “信师是古” ,造成教育空气沉寂,学术枯萎。尤其是 在教育管理上,恪守师法家法,造成学者知识面狭窄,思想僵化, “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 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 ,结果是以讹传讹,谬种遗传。因此王充有针对性地提出 “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