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四经脉图
中国人数千年前就发现, 有些人生病时身体会出现红色发烫的“线条”, 而按摩这些“线条” 可以治疗疾病。这些“线条”,其实就是经络线。 经络是人体脏腑气血运行的通路,犹如宇宙中星球运转的有序轨道。我们通过刺激体表的经 络或穴位,就能调理体内的脏腑系统。这就是中医养生治病的玄妙之处。 比如说,我们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捶胸顿足”。人在悲痛的时候,都是哭天喊地,捶胸顿足。 为什么呢?因为胸口有一个穴位叫膻中穴。人悲痛时,气就郁结于此。敲打膻中穴,就可以把郁气 震出来,心情就会改善。所以悲痛时捶胸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是对身体机能的自我调节。大家 不妨试一试。顾客拒绝时不用生气,回来拍这么一会儿,气震开了,心情就会变得舒畅。为什么要 顿足呢?因为咱们脚底下有涌泉穴。顿足可以打开涌泉穴,令肾的精气充沛。肾精气振奋升起,人 就会从郁闷之气中解脱出来。 经络,实际上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医学入门》说: “经者,经也;经之支派者为络。” 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有网络之意。络脉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脉 是纵行干线;络脉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经络内属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并借 此行气血、营阴阳,以沟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九窍、皮毛和筋肉的通道。 人体经络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 正 经有十二, 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 合称“十二经脉”, 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 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 的作用。 十二经别, 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 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 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 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 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 表的连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