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 一、 前言 人体发育学是康复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任务是通过了解人体生理功能、 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社会功能的发育过程及其规律, 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形成, 促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 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和社会生活活动能力。本课程为康复治疗专业德必修课。 人体发育学在 4 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第一学年开课,共 36 学时。教学的主 要目的是:(1)使学生了解人体发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为后期的康复治疗学 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掌握人体发育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拓展康复 治疗技术,以便在未来的医务工作中能有效地指导或帮助患者实施康复治疗。 教学内容包括:人体发育学概论、发育学理论、正常发育规律、发育分析和 发育评定、人生各个时期的发育特征及其促进发育的对策。 教学形式包括课堂讲授,病例示教和见习。理论课和实习课(包括课堂病例 示教、见习)的比例暂定 5∶1。 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笔试,闭巻) 。 二、课题及时数分配 1、 人体发育学概述 3 学时 2、 发育学理论 3 学时 3、 正常发育规律 3 学时 4、 发育分析和发育评定 3 学时 5、 胎儿期发育 3 学时 6、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能力发育 3 学时 7、 婴幼儿期精细运动能力发育 3 学时 8、 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 3 学时 9、 婴幼儿期心理社会功能发育 3 学时 10、老年期发育 3 学时 11、见习: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育 3 学时 12、见习:婴幼儿心理社会功能的发育 3 学时 13、考试 2 学时 二、 教学内容及安排 以下教学内容中标记“”为掌握内容, 标记 “●”为熟悉内容, 标记 “△” 为了解内容。教学中 “掌握内容”重点阐述, “熟悉内容”适当叙述, “了解内 容”只需简要说明。 (一)人体发育学概述(3 学时) 目的: 使学生了解人体发育学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史,理解人体发育学的研究对 象及内容,深刻领会人体发育学对康复治疗的意义和作用。 内容、时数、方法: 1、人体发育学的定义 (20 分钟) ● 2、人体发育学的发展简史 (20 分钟) △ 3、人体发育学的研究范围 (30 分钟) 4、人体发育学的基本观点 (30 分钟) ● 5、人体发育学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 (20 分钟) (二)发育学理论(3 学时) 目的:使学生了解发育模式,熟悉主要的四大发育学理论体系及其对临床康 复治疗的指导意义。 内容、时数、方法: 1、 发育模式 (20 分钟) △ 2、 成熟理论 (40 分钟) 3、 精神分析理论 (20 分钟) ● 4、 心理社会理论 (20 分钟) 5、 认知发育理论 (20 分钟) ● (三)正常发育规律(3 学时) 目的: 使学生熟悉正常人体的神经、感觉、运动、言语、情绪等功能的发育规 律,理解正常发育规律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内容、时数、方法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0 分钟)△ 2、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规律 (20 分钟) 3、神经反射的发育规律 (20 分钟)● 4、感知觉的发育规律 (40 分钟)△ 5、运动功能发育规律 (30 分钟) 6、 言语功能发育规律 (30 分钟) ● 7、心理社会功能发育规律 (30 分钟)● (四)发育分析和发育评定(3 学时) 目的: 使学生了解发育分析的研究方法,熟悉发育分析的内容,掌握运动发育 评定量表,理解智力及社会行为发育评定方法。 内容、时数、方法: 1、 运动、 动作和活动的概念及其隶属关系 (20 分钟) △ 2、 心理发育的研究方法 (20 分钟) △ 3、 发育分析的主要内容 (30 分钟) ● 4、 运动能力发育评定 (30 分钟) 5、 智力水平及社会行为发育评定 (20 分钟) ● (五)胎儿期发育(3 学时) 目的: 使学生熟悉胎儿的生理发育过程,掌握胎儿运动功能发育和听力发育的 特点,理解胎教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的意义。 内容、时数、方法: 1、 胎儿宫内发育分期 (20 分钟) △ 2、 胎儿发育进程 (20 分钟) ● 3、 胎儿期生理功能发育 (30 分钟) 4、 胎儿期运动能力发育 (30 分钟) 5、 胎儿期听力发育及胎教的作用 (20 分钟) ● (六)婴幼儿期粗大运动能力发育(3 学时) 目的: 使学生了解婴幼儿期原始反射的生理学意义, 熟悉姿势运动发育的特征, 理解姿势运动发育在偏瘫治疗中的意义。 内容、时数、方法: 1、原始反射的生理学意义 (10 分 钟)△ 2、原始反射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30 分 钟)● 3、姿势运动发育的分期 (20 分 钟)● 4、姿势运动发育六个阶段的特征及对康复治疗的意义 (60 分 钟) (七)婴幼儿期精细运动能力发育(3 学时) 目的: 熟悉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掌握手眼协调发育顺序及特征,加 深对偏瘫治疗方法的理解。 内容、时数、方法: 1、 上肢功能的发育特点 (20 分钟) △ 2、 视觉功能的发育 (30 分钟) ● 3、 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的分期 (30 分钟) ● 4、 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的顺序 (40 分钟) 见习(3 学时) : 1、 幼儿园老师介绍小班学生的运动能力状况 (50 分钟) 2、 分组观察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发育特点 (50 分钟) 3、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 老师点评、 总结 (20 分钟) (八)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3 学时) 目的: 了解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的规律,理解上肢功能与认知发育的关系,熟 悉认知发育的过程,学会应用认知发育的规律指导康复治疗。 内容、时数、方法: 1、感觉、知觉和认识 (20 分 钟)△ 2、行为的构成要素 (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