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台体系工程建设方案范文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防汛防台体系工程建设方案范文 一、建设依据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关于深化加强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强我街道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水平,全面完成____年区防指下达的建设任务,现结合我街道实际制订实施方案。 二、工作计划 根据区防指工作总体布置,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专门组织,落实措施,分解落实任务,制定督查落实措施,确保按时全面完成螺洋街道“百乡和汛”工程建设,并达到“百乡和汛”评估标准。 三、建设内容与要求 根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街道、村(居)、企事业单位均建立防汛体系。 1、建立防汛组织。街道设立防汛指挥机构,由主任担任指挥,负责应急组织指挥;同时,在农办设立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和办公设备,具体负责日常防汛事务处理。 村(居)和重要防汛单位及群众组织明确防汛组织,由村委员会主任或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防汛指挥机构指挥(负责人)对本区域或本单位防汛工作负总责,并明确防汛责任组织机构和具体办事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巡查监测预警、人员转移、防汛抢险救灾等应急小组。 2、落实防汛责任人。落实以办事处主任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人,明确水库、河道安全巡查管理责任人,山洪与土质灾害人员避险转移责任人。防汛责任人向网上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3、明确防汛岗位职责。根据螺洋防汛防台实际,明确防汛任务和工作目标,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防汛岗位。明确巡查、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物资保障等每个防汛岗位的工作职责,制订并上墙各岗位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法律规范有序。 4、加强小型防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开展小型防汛水利工程建设,保证街道沿线重点村的防洪标准有明显提高;对水库、河道等进行检查,建立台帐和安全管理制度,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迁移和治理,小流域重点段完成综合整治。 5、完善监测设施,明确预警程序和职责。街道、各村(居)要结合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雨、水情监测设施和防备山洪与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布局,因地制宜补充完善雨、水情等信息监测的简易设施,制定预警标准,配备预警设备,完善预警手段;完善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 明确街道、村(居)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水库巡查员、山洪灾害预警员间预警信息的传递,要求及时、有效,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 6、加强预案修编管理。街道、村(居)根据当地防汛防台特点,深化细化以人员转移和抢险救灾为重点的防汛防台预案,明确组织指挥和防汛抢险工作人员的上岗标准,明确避险预警方式、转移路线、转移方式、转移负责人,安置地点。同时,加强预警管理,预案编制完成后要按规定程序报批,并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预案要实现标准化、软件化,重要企事业单位要编制防汛防台预案。 7、确立避灾场所。街道、村(居)确立如学校、会堂等大型公共设施作为避灾场所,明确避灾场管理要求,确保安全避灾。 8、建立防汛抢险队伍,加强演练。街道组建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防汛抢险救灾队伍,根据预案编制情况,组织开展群众性的预案演练,让群众了解掌握预案的内容。各村(居)和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健全机动抢险队伍,加强训练和演练,提高防汛抢险救灾能力。 9、储备防汛抢险物资。街道、村(居)和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分级储备的原则,储备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根据需要适当扩大物资储备规模与品种,并对防汛抢险物资实行即用即补制度。对区域内可调用的抢险机械、运输工具、救生器材等抢险救灾设备和施工队伍,建立登记预备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10、提高防汛信息化工作水平。街道要建立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和LED信息告示系统,配置电脑、传真等必要的工作设备,建立防汛防台综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防汛网上办公。 11、开展培训。街道因地制宜地组织对基层组织的各类责任人员、巡查员、山洪灾害预警员等有关防汛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养,增强组织指挥能力、巡查预警技能和防灾减灾意识。 12、加强宣传。街道、村(居)和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广播、宣传册、宣传画、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防灾减灾知识,特别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山区群众的宣传。在重要水利工程、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险工险段、安置点、安置路线等设置防汛警示标志牌,制作人员转移安置示意图,提前向应转移人员发放明白卡,明确责任人、联系电话等。 防汛防台体系工程建设方案范文(二) 一、建设依据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关于深化加强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强我街道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水平,全面完成____年区防指下达的建设任务,现结合我街道实际制订实施方案。 二、工作计划 根据区防指工作总体布置,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专门组织,落实措施,分解落实任务,制定督查落实措施,确保按时全面完成螺洋街道“百乡和汛”工程建设,并达到“百乡和汛”评估标准。 三、建设内容与要求 根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街道、村(居)、企事业单位均建立防汛体系。 1、建立防汛组织。街道设立防汛指挥机构,由主任担任指挥,负责应急组织指挥;同时,在农办设立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和办公设备,具体负责日常防汛事务处理。 村(居)和重要防汛单位及群众组织明确防汛组织,由村委员会主任或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防汛指挥机构指挥(负责人)对本区域或本单位防汛工作负总责,并明确防汛责任组织机构和具体办事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巡查监测预警、人员转移、防汛抢险救灾等应急小组。 2、落实防汛责任人。落实以办事处主任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人,明确水库、河道安全巡查管理责任人,山洪与土质灾害人员避险转移责任人。防汛责任人向网上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3、明确防汛岗位职责。根据螺洋防汛防台实际,明确防汛任务和工作目标,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防汛岗位。明确巡查、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物资保障等每个防汛岗位的工作职责,制订并上墙各岗位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法律规范有序。 4、加强小型防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开展小型防汛水利工程建设,保证街道沿线重点村的防洪标准有明显提高;对水库、河道等进行检查,建立台帐和安全管理制度,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迁移和治理,小流域重点段完成综合整治。 5、完善监测设施,明确预警程序和职责。街道、各村(居)要结合水利、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雨、水情监测设施和防备山洪与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布局,因地制宜补充完善雨、水情等信息监测的简易设施,制定预警标准,配备预警设备,完善预警手段;完善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 明确街道、村(居)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水库巡查员、山洪灾害预警员间预警信息的传递,要求及时、有效,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 6、加强预案修编管理。街道、村(居)根据当地防汛防台特点,深化细化以人员转移和抢险救灾为重点的防汛防台预案,明确组织指挥和防汛抢险工作人员的上岗标准,明确避险预警方式、转移路线、转移方式、转移负责人,安置地点。同时,加强预警管理,预案编制完成后要按规定程序报批,并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预案要实现标准化、软件化,重要企事业单位要编制防汛防台预案。 7、确立避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