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1.内容.内容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2 2.内容解析.内容解析 模型思想、几何直观都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提出的10 个核心概念之一.二次函 数和一元二次方程都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函数的基础.利用函数图象研究方程的根, 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重要途径.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突出.一元二次方程 ax +bx+c=0(a≠0)的解是二次 函数 y=ax +bx+c 的零点,其几何意义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一元二次方程 ax + bx+c=0(a≠0)的根的分布与抛物线 y=ax +bx+c 与 x 轴的位置关系相关联.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几何意义;掌握解抛物线与x 轴的位置关系 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经过问题情境一般化构造二次函数模型;问题情境特殊化创建一元二次方程; 问题解决再归纳的过程,使学生得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从而实现重点的突出. 2 22 2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1.目标.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何意义(抛物线与 x 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 (2)掌握抛物线与 x 轴的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 (3)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2 2.目标解析.目标解析 22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抛物线 y=ax +bx+c(a≠0)与 x 轴公共点的横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 ax +bx+c=0(a≠0)的实数根,学生知道其中的一个能说出另一个.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抛物线y=ax +bx+c(a≠0)与x 轴公共点的个数和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0(a≠0)实数根的情况,学生能根据其中的一个说出另一个.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能根据抛物线 y=ax +bx+c(a≠0)的图象,利用“二分法”求出一 元二次方程 ax +bx+c=0(a≠0)的近似解. 2 2 22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八年级下册, 学生通过一次函数与方程、 不等式的学习已经初步建立方程模型与函数模型的联系. 在 九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知道它们都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重 要模型,但没有建立这些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而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看似简单,但想 要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并非易事. 基于以上分析,归纳总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初三学生的推理和归纳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因此为了学生能够由特殊到一般地进行归纳二次函 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设计出表格并组织示范性语言,为学生归纳结论做铺垫,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 四、教学策略分析 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进行教学 在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中, 从实际问题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互动, 示范探究的流程,学生根据流程自主探究并展示成果,教师整理学生探究的结果,启发学生找出二次函数 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比较困难,为了方便学生得出结论,根据直观性 原则,设计图表,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并利字体的颜色区别来辅助学生归纳与表达. 在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中,采取用几何画板软件显示函数图象,标识相应点的坐标,便 于学生接受估值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发现联系发现联系 在里约赛场上,冯珊珊以274 杆、总杆数低于标准杆10 杆的成绩摘得铜牌,而这也是 中国军团首次夺得奥运会高尔夫奖牌.如图 1,如果以40m/s 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 角的方向击出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球的飞行高度h (单位:m)与飞行的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 h 20t 5t2 考虑以下问题: (1)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m?如能,需 要多少飞行时间? (2)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m?如能,需 要多少飞行时间? (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m? 为什么? (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多少时间?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对于这样几个问题,学生会解决,但是思考的方向需要老师引导,因此教师 与学生互动完成第(1)题并引导得出结论,而后学生讨论完成问题( 2)——(4).最后老 师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到图表中,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 生活.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感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密切的联系,为后面深入讨论二 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做好了铺垫. 2. .思考问题思考问题 归纳结论归纳结论 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有公共点吗?如果有, 公共点的横坐标是多少?当x 取公共 点的横坐标时,函数值是多少?由此,你能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吗? (1)y x x2 图象与 x 轴 函数图象 交点个数 抛物线与 x 轴交点 横坐标 当 x 取公共 点 的 横 坐 标时,函数 值是多少 y=0 时对 应的一元 二次方程 实数根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实 数 根的情况 2 图 1 (2)y x 6x9 2 (3)y x x1 2 二次函数 y=x +x-2 2 y=x -6x+9 2 y=x -x+1 2 归纳 一般地,从二次函数y ax bxc的图象可得如下结论. (1)如果抛物线y ax bxc与 x 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x0,那么当 2 2 x x 0 时,函数值是_______,因此x ___是方程ax2bxc 0的一个根. (2)二次函数y ax bxc的图象与 x 轴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没有公共点,有一个 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这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ax bxc 0的根的三种情况: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第(1)个函数教师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将答案填入 表格中, 并引导学生得出二次函数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联系.第 (2) 个活动与第 (3) 个活动由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并展示成果.最后由教师将学生的成果整理,并引导学 生得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利用表格为学生搭桥,引导学生寻找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 .运用图象运用图象 估计求根估计求根 例 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x 2x2 0的实数根(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 2 2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示范,利用“二分法”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然后让学生 根据此方法小组配合计算,同时告诉学生计算结束的判定标准,最后由学生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能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使用“二分法”求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的近 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