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问题: ,传播的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学和信息科 学视点结合) 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章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缺点: (1)传播距离有限 (2)信息难以保存 (3)精确度低 2、文字传播时代 优点: (1)信息可以长久保存 (2)拓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 (3)提供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 意义:印刷术的发明,标志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 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 生产的观念。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 4、电子传播时代 意义: (1)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2)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技术 (3)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4)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第三章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符号定义: 分类: 1、信号 2、象征符 性质: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现具体事物,也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3)非遗传,由传统或学习继承 4)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不存在必然联系,二者关系具有随意性 符号基本功能: (1)表述说明 (2)传达 1 传播学概论重点 (3)思考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意义定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 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 是人类以符号形 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 容。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象征性社会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创始人:20 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 ,20 世纪 60 年代后,美国 学者布鲁默、T.西布塔尼、特纳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基本前提: (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内容: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 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 创造性 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 认为研究象征性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 而 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基本过程 传播过程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1、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优点: ①第一次明确表述传播活动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 为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征提 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②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 析是沿 这条思路形成的,对形成传播学理论基础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活动双向性和互动性性质。 (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优点:①导入噪音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②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 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的认识。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完全应用于人类 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直线传播的缺陷: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②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二)循环模式 (1)施拉姆循环模式(奥斯古德) 优点:①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主体。 ②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 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通过讯息的接受 处于相互作用中。 ③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传播功能, 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 2 传播学概论重点 依次扮演着译、释、编,并相互交替着。 缺点:①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 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优点:①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 存在着传达与反 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 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 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 个人与个人,个 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 传播关系。 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已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 点。 (三)互动模式 (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优点:①从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 补充了反馈的要 素、环节和渠道。 ②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 节或要素都会发生作用。 ③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社会传播过程。 缺点:从过程本身和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没有涉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系统模式 特点: 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 有各自的内在 的活动,即人内传播。 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人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④群体系统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 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 识形态保持相互作用。 优点:揭示了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优点: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 缺点: 虽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 但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大小差异进行 分析。 第五章第五章 五种传播系统五种传播系统 (一)人内传播 1、主要要素或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2、特点:①不是独立的,两端与外部有衔接关系 ②是积极地能动的反映 ③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④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3、主要理论: A 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 “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 “客我”—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 是形式, “客我”是内容; “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 3 传播学概论重点 变“客我” ,两者的不断互动形成新的自我。人际传播是“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 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B 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自身进行互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 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