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仓储规划设计
仓储规划设计仓储规划设计 仓库规模和数量的决策是:仓库选址的原则、影响因素、基本方法、选址注意事项;仓库面积的概念、仓库的总体规划、库 房内部规划、仓库的立体规划;仓储物流规划的原则、仓储物资场所规模的确定、仓储物资场所的内部布置,商品分区、分类存 放与货位编码,商品堆垛设计,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 第一节 仓库规模和数量的决策 一、仓库规模的决策 仓库的规模通常是用仓库面积来衡量的,它忽略了现代仓库的垂直存储能力,因此现在提倡使用较为科学的立体空间(仓库 设施可用的空间容积)来衡量。企业在确定仓库的规模时,一般根据其存货速度(用周转率来衡量)特征来计算仓库所需的面积, 再在每种主要产品的基本储存空间基础上增加通道、站台以及垂直和水平存储提供的场地面积。通过处理计划销售量、存货周转 率可精确的计算出将来所需的仓库空间。 二、仓库数量的决策 确定仓库的数量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存货成本、仓库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由于库存成本将随着设施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更多的仓库意味着拥有、租赁或租用更多空间,仓库成本也增加,但仓库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其增加趋势将会减缓。但是如果仓 库数太多,将会导致进出运输成本的综合增加。 第二节 仓库选址 仓库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仓库的规划过程。 一、仓库选址的原则 仓库的选址过程应同时遵守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 ⑴适应性原则。仓库的选址须与国家以及省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我国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相适应,与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适应。 ⑵协调性原则。仓库的选址应将国家的物流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使仓库的设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 术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 ⑶经济性原则。仓库发展过程中,有关选址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及物流费用(经营费用)两部分。仓库的选址定在市区、近 郊区或远郊区,其未来物流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及建设费用,以及运费等物流费用是不同的,选址时应以总费用最低作为仓库选 址的经济性原则。 ⑷战略性原则。仓库的选址,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要考虑全局,二是要考虑长远。局部要服从全局,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 二、仓库选址的影响因素 仓库的选址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⒈自然环境因素 ⑴气象条件。仓库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 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 ⑵地质条件。仓库是大量商品的集结地。某些容重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码起来,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仓库地面以下存 在着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会在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为此,仓库选址要求土壤承载力要高。 ⑶水文条件。仓库选址需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上溢的地下水区域。要认真考察近年的水文资料,地下水位不能过高, 洪泛区、内涝区、故河道、干河滩等区域绝对禁止选择。 ⑷地形条件。仓库应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之处,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若选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 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外形上可选择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 ⒉经营环境因素 ⑴经营环境。仓库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也是 仓库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 ⑵商品特性。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仓库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产型仓库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 局紧密结合进行考虑。 ⑶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是仓库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仓库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 以便缩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⑷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仓库选址的考虑因素。在现代物流过程中,能否实现准时运送是仓库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 此,在仓库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可在任何时候向仓库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 ⒊基础设施状况 ⑴交通条件。仓库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临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或 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 ⑵公共设施状况。仓库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 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 仓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站点,理论上说,它应该是货品集中和分发过程中费用发生最小的理想地点。我们用数学方法建立 一个分析模型,找出仓库理想所在位置,这就是单一仓库的选址的重心法,该方法又称为静态连续选址模型方法。因为应用时只 考虑运输费率和该点的货物运输量,所以这种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 第三节 仓库的平面规划 现代仓库总平面规划,就是根据现代仓库总体设计要求,科学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两大区域的布局问题,如主要业务场所、辅 助业务场所、办公场所、生活设施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仓库的储存和作业能力,并降 低各项仓储作业费用。 一、仓库平面规划的原则 ⑴适应现代物流生产流程,有利于生产正常进行 ⑵有利于提高仓库经济效益; ⑶有利于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二、仓库面积的概念 现代仓库的种类和规模不同, 其面积的构成也不尽相同, 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仓库面积的有关概念, 然后再确定仓库的相关面积。 ⑴仓库总面积:指从仓库外墙线算起,整个围墙内所占的全部面积。若在墙外还有仓库的生活区、行政区或库外专用线,则 应包括在总面积之内。 ⑵仓库建筑面积:指仓库内所有建筑物所占平面面积之和。若有多层建筑,则还应加上多层面积的累计数。仓库建筑面积包 括:生产性建筑面积(包括库房、货场、货棚所占建筑面积之和),辅助生产性建筑面积(包括机修车间、车库、变电所等所占 的面积之和)和行政生活建筑面积(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所占面积之和)。 ⑶仓库使用面积:指仓库内可以用来存放商品的面积之和,即库房、货棚、货场的使用面积之和。其中库房的使用面积为库 房建筑面积减去外墙、内柱、间隔墙及固定设施等所占的面积。 ⑷仓库有效面积:指在库房、货棚、货场内计划用来存放商品的面积之和。 ⑸仓库实用面积:指在仓库使用面积中,实际用来堆放商品所占的面积。即库房使用面积减去必须的通道、垛距、墙距及进 行收发、验收、备料等作业区后所剩余的面积。 三、仓库的总体规划 现代仓库总平面规划一般可以划分为生产作业区、 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生活区三大部分。 现代仓库为适应商品快速周转的需要, 在总体规划布置时应注意适当增大生产作业区中收发货作业区面积和检验区面积。 ⑴生产作业区:是现代仓库的主体部分,是商品仓储的主要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储货区、道路、铁路专用线、码头、装卸平台 等。 储货区是储存保管、收发整理商品的场所,是生产作业区的主体区域。储货区主要由保管区和非保管区两大部分组成。保管区是 主要用于储存商品的区域,非保管区主要包括各种装卸设备通道、待检区、收发作业区、集结区等。现代仓库已由传统的储备型 仓库转变为以收发作业为主的流通型仓库,其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例通常为:合格品储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0%~50%;通道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