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倡导积极主 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 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精心设 计问题情景,巧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产生“疑 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 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然而,如何在仅有的 45 分钟的课堂上适时有效的提问,凸显教师的 主导地位, 必将将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的高中数学教师更应掌握一门 教学艺术。 课堂提问是中学课堂教学实现使学生获取知识、 形成技能、训练 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所以说“善教者,必善 问”。高效的提问要求学生在每个问题上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 教师以各种不同的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环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创设问题情 境来开展教学活动也被称为是情境式教学, 它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 种教学模式。 2.精心设置问题梯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上问题的提 第 1 页 共 5 页 出并不是随便就给出的, 而是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地考虑 和分析后才提出的。 好的问题可以起到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作用, 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程度, 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教 材内容,而课堂问题的梯度性就是判断一个问题好坏的关键。 3.体现发散性特点,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品质。 传统的数学 课堂提问模式中,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死板、单调的问答模式往 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的策略 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由 “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 注重数学应用的最终目标上,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切入口,以认 识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为媒介,思维转化为主导,能力培养为 目标。在教师有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积极思维,达到轻松 熟练地掌握知识,并使那些原来害怕数学学习的学生, 变为乐于数学 学习,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 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真正掌握好知识,用好知识,活学活用,增 强学习的能力。 要达到目的, 包括: 引起并维持注意力; 加强针对性;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满意感。 2.层层设问引导思考的策略 学生的思维通常较肤浅和缺乏深度的研究,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 第 2 页 共 5 页 思维的深刻性,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合适的问题, 让学生容易接受 和理解,做到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和思考,从而 培养他们深刻的思维。例如巢老师的课堂片断中, 数列的前n项和是什么?如果数列是呢?他的前n项和是多少? 为什么前面你会想到把它变成差的形式?想想为什么能裂成?通过 多个问题层层设问, 不断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裂项求和的方法和本 质。 3.多角度设问的策略 为了使学生摆脱狭隘的、 单一的思维模式, 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打开新的思路,教学中应该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 提出 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多方位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 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通过审题你可以发现 什么重要信息?题目的条件所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它们对结论有什么 影响?请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指的是哪些方面?通过多 角度设问,学生的思维逐渐开阔,能全面深入的理解问题的本质。 4.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 第一,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关键之一是要注意该问题能够引起学 生们不同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 形成不同的 解题答案,甚至引起学生的争论。 第二, 设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思考问 题,形成知识网络。 第三,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异心理,鼓励学生猜测联想。 第 3 页 共 5 页 第四,适当的改变条件,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开放性问题特例出发 进行引申、推论,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第五,合理的处理现有的教科书中的问题, 包括充分利用教科书 中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改编教科书中的习题。 5.设置悬念的策略 在问题教学中,设计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 知欲,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想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尤其是 教学进行一定时间后,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下降,此时,设置悬念能 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悬念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如 在函数 y=Asin (2x+π/3) 的图像中, 函数 y=Asin (2x+π/3) (x∈R, A0,x0)的图像可由正弦曲线 y=sinx 通过伸缩、平移得到。 6.将问题加以分解的策略 可以将一个问题加以分解成各个分问题, 通过各个小问题的解决 可以达到对总问题的解决。 7.特定情境中使用各种关键词提问的策略 主要包括:①要求学生用“假设”来提问, 以便使学生在面临一 个假设的情景时进行思考。②通过“想象”来提问。比如研究直线斜 率时让学生想象楼梯或者山坡的陡峭程度, 使学生感觉非常抽象的知 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③通过“猜想”来提问,这就是在论据不 充分的情况下,让学生尽可能地对有关的情况进行猜想, 对问题作出 一定的试探性的估计和设想, 从而为进一步思考问题开辟道路。 当然 第 4 页 共 5 页 需要注意的是,猜想不是乱猜,而是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已具备 的条件去寻找尽可能正确的结论。 ④用“可能”来发问, 这是教师引 导学生回顾或前瞻性地推测在有可能的情况下, 鼓励学生通过想象或 实验推测其正确性, 这样在让学生复习了已有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 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⑤用“除了”来发问,如除了 用基本规律解题外,还有哪些方法?通过这样的发问, 引导学生广开 思路,使思维得到尽可能地发散,然后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网络化。⑥用“替代”来发问。替代,就是用能达到相同目标的新途 径或材料替换原途径、原材料,以解决特殊问题。 总之,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让他们学得一堆死的书本知识, 而是应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不仅 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通过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策略,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 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