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阿昌族:简介 阿昌族人口共有 2.7 万余人,为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 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地区的腾冲县、 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 陇川县的户撒地区和梁河县的遮岛是最集中的 地方。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分为户撒和梁河两种 方言,大多数阿昌人都会讲汉语、傣语,户撒的阿昌族还会讲缅语和 景颇语,他们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种语言。 这大概是阿昌族在历史上 善于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断向别的民族学习的缘故。 阿昌族聚居区地处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 峡谷平坝,为阿昌 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 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 曾号称“水稻之王”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 着称于世。 阿昌族:历史 在汉文史书中,除称其为“阿昌” ,还有“峨昌” 、 “莪昌” 、 “俄 昌” 等称谓。 因居住地区不同, 还有一些自称, 如 “勐撒掸” 、 “衬撒” 、 “汉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 1 域。约在公元 13 世纪,经过多次迁徙,逐渐定居到现在聚居的地方。 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 打制铁 器的技术,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唐 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南诏和大理政权管辖。明清时期,一直实行土 司制度。解放前, 阿昌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已有一定 的发展。其时,领主多为傣族土司,地主多为汉人。 阿昌族:礼仪 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有客来家 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饭礼让上座,如客人年轻辈分小可推 辞坐边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 阿昌族待客有劝饭习俗, 无论会喝酒、 喝茶否, 忌讳客人不接受; 遇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手捧碗相接;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 视为恭敬。通常劝饭是象征性的,通过劝饭讲情说意,乃至唱功饭山 歌抒情,表示欢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缘由。 阿昌族:节庆 阿昌族过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在梁河、潞西一带的阿昌族主要 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 (关门节) 、 出洼 (开 门节) 、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 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其中以火把节和窝 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窝罗节: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以纪念传说中阿昌族的始祖遮 麻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绩,届时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杀 2 狗吃狗肉和芋头,如果在祭祀的当天能捕到蟒蛇,则认为更吉利。 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为祈求五谷丰收, 要杀猪、 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 入夜后点火把 在村寨周围游动。 泼水节: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 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 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 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别 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 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 偷鸡头者一碗酒,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 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 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撒种节和尝新节:撒种节和尝新节,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每年 农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举行。 届时, 家家户户都按照传统的习惯, 打扫庭院,房屋,准备鱼肉,米线,酸性食物和米酒,再到地里拔上 一蔸籽儿结得最大最多的芋头, 砍上一颗结了双穗的玉米, 然后把玉 米和芋头捆扎在一根三、五尺长的竹杆上,放在堂屋的左角或右角。 随后, 用新谷舂成米蒸成饭, 杀上一只肥鸡, 摆在祭桌上, 缅怀祖先。 并接回出嫁的姑娘,全家团聚。饭后,男子穿着蓝、黑或素色对襟短 上衣,黑色长裤;妇女着合襟上衣,裙、系围腰,颈上挂银质项圈, 项圈上系有银链、银须、银元等饰;少女则将辫子盘于头顶。大家聚 集于村寨前后唱歌跳舞,热闹异常。撒种节和尝新节的起源已久。 相传,很久以前,阿昌族人民中有个老婆婆,每年八月中旬,庄 3 稼成熟的时候,她总是把颗粒饱满的各种谷物的良种,选留下来,到 来年插种的时候,送给别人。由于她经常帮助村里村外的人家,提高 耕作技术,因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一年八月,老婆婆在即将收 获前死去。人们为这位终身勤劳的宽厚老人没有吃上自己种的粮食, 穿上自己织好的新布衣服就离开了人间而感到伤心。 于是就把她生前 种的稻米,豆类、蔬菜做成香喷喷的饭菜,把她织的布做成新衣,敬 献在老人灵前。 以后,每年家历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要把屋子收拾得 干干净净,用当年收的稻米、豆类、瓜果等做成饭吃一顿,这样就形 成了阿昌族的尝新节。老婆婆死后的第二年三月,人们把她留下的种 子,撒到地里,于是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又形成阿昌族的撒种节。 直到今天,阿昌族人民还利用媳妇回娘家过撒种节的机会, 交流 农种物品种,以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会街: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 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传说“个打马” (阿 昌语,意思是菩萨)在上天取经的路途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 经书取到,并决定九月十五日返回人间。阿昌族人民为了迎接“个打 马”的归来,便扎起青龙、白象,由男女青年收斋米,煮出斋饭供斋。 以后,逐渐演变成民族节日。 届时,男子穿蓝、黑或白色对襟上衣,黑裤,斜背一个“筒帕”, 打包头,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 已婚女子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 遮往膝盖的裙子,裹绑腿, 缠黑布或蓝布包头。姑娘们多是将一根发 4 辫盘于头顶,用二指宽的布围在辫子里,胸前并排四个银纽扣,扣上 挂四根长长的银链,戴银沧花和项圈,耳环等首饰。会街期间,主要 是耍白象,舞青龙。白象和青龙是村寨里的艺人用竹木精心编扎的, 一般是竹木做架,纸糊身,布做象鼻。耍白象时,一人藏在白象的肚 里,双手拉动连着象鼻带有滑轮的绳子, 象鼻子就上下左右的甩动起 来。青龙,由盛装打扮的小伙子挥舞,表演各种动作。 会街开始,人们给白象、青龙系上红绸,各村寨的男女老少簇拥 着耍白象,舞青龙的队列,敲锣打鼓绕寨一周,然后来到广场,将白 象、青龙围在中间。顿时,象脚鼓声,锘锣声,镲声齐鸣,人民跳起 欢快豪放的象脚鼓舞。跳时,敲镲者始终和击象脚鼓者斜对着,双脚 前后左右跳跃挪动,腿时蹬时收,身体像波浪一样起伏。跳着跳着各 往前跨一大步,接着退回往下一蹲,一跨一退一蹲连续三次。情绪达 到高潮,镲声连续的“镲镲镲”地打着,拿着树枝起舞的男女也发出 一片欢呼声。 围观的群众热烈鼓掌欢迎。 此时, 白象的鼻子甩得更勤, 舞青龙的小伙子也更加起劲。 阿昌族:婚俗 每年农闲季节或各种节日集会以及平时的劳动之余, 都是阿昌族 青年谈情说爱,寻觅终身伴侣的大好时光。每当此时,男青年不管走 到哪里,都要把葫芦箫斜插在脖子后面的衣领里,或者别在腰间,无 论在村边、寨旁,还是赶街的路上,只要遇到心爱的姑娘,便吹起动 听的乐曲,传意请姑娘停一停,然后上前搭话逗趣,询问姑娘的芳名 贵姓。如果姑娘此时还情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