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经济经济师初级复习资料
运输的作用: 1.运输有利于开拓市场; 2.运输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并降低市场价格 3.运输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专业化。 运输业的性质: 运输业既是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公共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运输业的特征: 1.运输也是一个不生产新的实物形态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运输业的劳动对象是旅客和货物。 3.运输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 4.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是同一个过程 5.运输业具有“网络型产业”的特征 6.运输也的资本结构有其特殊性 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类型 1.沿海交通经济带 2.沿江(河)型交通经济带 3.陆路型交通经济带。按区位分为:内陆型和通达沿海型 4.复合型交通经济带 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优点: 1.运输能力强 2.运行速度较快 3.铁路运输过程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运输的连续性强,能实现全天候运营。 4.通用性能好,即可承运旅客,也可以运输各类不同货物。 5.安全、准时、平稳、可靠。 6.运输成本较低,平均运距较长。 7.能耗较低 缺点:投资大;回收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优点:机动灵活,可达性好;运送速度快;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避免中专换装环节,减少 货损和货差。 缺点:运输能力小;运输能耗大;运输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占地多。 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优点: 1.运输能力强 2.运输通用性能较好 3.相对其他方式水路运输建设投资较少 4.运输成本低 5.劳动生产率高 6.平均运距长 7.远洋运输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作用明显 缺点: 1.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2.运送速度慢,货物在途时间长,增加了货主的流动资金占有量 航空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优点:航空运输运行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占用土地较少。 缺点:成本和运价较高;能耗大;运输能力小;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的经济技术特征 优点: 1.运输量大; 2.占地少 3.能耗小 4.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 缺点:专用性强,管道运输量与最高运输量间的幅度小。 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基本上围绕着重载化和高速化进行。 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拖挂化 2.专用化 3.柴油化 4.高速化 水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上货运专业化、高效化。节能化、自动化、新型船只的研究和使用 2.内河航运航道标准化,运输顶推化 3.水云管理系统电子化 航空运输技术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输工具大型化、超高速化。 2.安全保证系统自动化 3.运输管理和服务电脑化 管道运输技术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高压力大口径化 2.管道运输自动化。 运输市场是市场的一种特定存在的形式。 1.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交换的场所,亦即买卖双方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地点。 2.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运输市场是由不同的运输产品、劳务、资金、技 术、信息等供给和需求所构成的。 3.运输市场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运输产品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总和。 构成运输市场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运输需求者 2.运输供给者 3.运输中介者 4.政府。 运输市场的特征: 1.运输市场中的需求(运输需求)表现出极强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2.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社会生产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衍生了运输需求在时间 上和空间上具有的特性。 3.运输市场上出售的是实物性产品 (不可感知性、 不可分离性、 不可储藏性和缺乏所有权) 4.运输市场上存在较多的联合产品(共同产品) 5.个别市场的进入有一定困难 运输市场的结构 第二章可持续交通运输体系与铁路发展规划 可持续交通运输的基本内容: 1.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运输需求应相平衡 2.运输的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即运输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 4.运输的社会可持续性 外部性是指一方的经济活动在给另一方带来损失和收益的同时, 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获得 相应的报酬。 交通运输外部性的层次: 1.供给外部性,即基础设施供给产生的正负影响。 2.使用外部性, 包括正效果 (如可通达性提高和时间节约, 产生新的消费和新的物流组织) 和负效果(交通拥挤、环境影响和交通事故) 3.由不应该付费的群体支付了基础设施费用而产生的财务配置 4.运输系统的行为影响到运输业以外的第三群体。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 1.交通运输的环境污染 2.交通事故 3.交通事故 4.交通噪声 交通运输外部性评估 P22-23 解决交通运输外部性的办法时将其内部化。 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1.总体属于间接影响评价类型 2.进行定量分析的难度大 3.影响因素多 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 1.直接影响区。交通建设项目所经过的行政区域 2.交通建设项目沿线范围。 3.间接影响区。指与直接影响区接壤的行政区域 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1.大气质量指数 2.水体质量指数(地表水、地下水) 3.土壤质量指数 4.其他 综合交通规划包括实体规划和制度规划两类。 2004 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的成效,主要包括: 1.基础网络初步形成 2.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4.铁路改革实现突破 有成效也有不足: 1.路网布局尚不完善 2.运行效率有待提高 3.结构性矛盾较突出 4.支持政策尚需强化 《规划》提出的具体规划目标: 1.完善广覆盖的全国铁路网 2.建成现代化高速铁路网 3.打造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土地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 1.支持铁路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2.政府引导与市场自主开发相结合 3.盘活存量铁路用地与综合开发新老站场用地相结合 支持盘活现有铁路用地,推动土地综合开发 1.科学编制既有铁路站场及周边地区改建规划 2.给予既有铁路站场综合开发用地政策支持 3.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盘活各类现有土地资源 4.鼓励提高铁路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鼓励新建铁路站场实施土地综合开发 1.支持新建铁站场与土地综合开发项目统一联建 2.合理确定土地综合开发的边界和规模 3.明确站场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的规划要求 4.采用市场化方式供应综合开发用地 完善土地综合开发配套政策 1.统筹土地综合开发相关规划管理 2.完善综合开发用地供应模式 3.落实综合开发用地指标支持政策 4.完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加强土地综合开发的监管协调 1.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2.严格土地开发利用 3.切实加强建设管理 第三章运输产品与运输业增加值 第一节运输产品的性质 运输产品的基本含义是克服空间障碍及克服空间障碍所用的时间 运输产品的效用是二元的, 即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空间效用反应运输在跨越空间障碍, 克 服距离因素方面的作用和能力;时间效用反应运输克服空间障碍需要支付的时间代价。 运输产品的无形性,运输的根本是服务,劳务性是运输产品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运输产品的网络性:1.区域性与方向性;2.转换成本与锁定;3 规模经济性。 运输产品的完整性: 任何一个确定的货物运送和旅客旅行都有其明确的始发和终到地点, 没 有把货物或旅客送到目的地,运输服务就没有完成。铁路运输产品是不完整的。 运输产品的替代性与互补性: 不同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