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 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 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 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 一条 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 “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 糕的凳子?” 同学们纷纷摇头。 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 生气地说: “我 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 “有,老 师, 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 ” 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 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 “这是我 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 虽然它并不使 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 同学们 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 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 做好,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科学,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动手试一试。有 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 “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 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 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 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 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 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 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 还不见爱迪生回家, 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 了爱迪生。 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 身上、 头上沾有不少草叶。 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 “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 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 微笑着说: “人 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 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 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 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 不行?于是全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 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 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 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 以后搞什么实验了。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 “我不做实验,怎么会 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 焦耳的故事焦耳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 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 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 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 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 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 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 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 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 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 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 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 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 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 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 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 并向 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 “光和声的 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 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 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成为一 名出色的科学家。 富兰克林的故事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 年 6 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 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 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 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 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 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 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 “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 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 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 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 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 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 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 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 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 洲和美洲。 瓦特的故事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 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 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 了。 1764 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 给了瓦特。 瓦特将它修好后, 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 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 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 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 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 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 收 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 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 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 于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 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 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 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 教授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