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1 (第一至二章)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进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 遵守社会法律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法律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行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制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讨论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究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10、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进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进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进展到自觉行为。 1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和动机过程。 1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进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讨论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进展.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讨论任务。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讨论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历史进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以为今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讨论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讨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讨论的核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老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讨论的最终任务。 2、 简述儿童社会认知进展的一般特点。 (1)儿童社会认知进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首先,婴儿的社会认知的发生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即区分认识人类客体与非人类客体、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自我与非我的过程.其次,这一过程还表现在儿童不同情绪情感、行为意图及社会规则的认识上.塞尔曼认为,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进展中,能否区分他人有意与无意行为是早期进展中的关键一步,之后儿童才能逐渐理解人们在同一行为中可能有多种意图.在此基础上,儿童发现对于同一事件自己和他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反应,也就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进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 儿童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社会规则以及对人的情绪、情感、行为意图、态度动机、个性品质等的认识并非同时开始,进展也是非等速的。其发生进展的总趋势是从认识他人到自我,到相互关系;从认知情绪到行为,再到心理状态;从认识身体到心理再到社会。而同一年龄的儿童各方面的进展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3)儿童社会认知的进展遵循认知进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进展的影响 讨论者也认为,儿童社会认知进展与一般认知进展并非完全平行。它不完全受认知进展的讨论。不少讨论证明,儿童智商与其观点采择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是中等或偏下.因为当儿童的一般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体社会认知能力就更多地受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儿童社会认知的进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儿童社会认知的对象既包括人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关系,也包括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儿童不仅是认知者,而且是积极的行为者,他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认知社会的.已有讨论表明,儿童社会认知的进展与其社会交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儿童同伴互动对社会认知有促进作用。其次,儿童交往的需要和动机与儿童社会认知的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3、 电视可能给儿童的社会性进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 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虽然是来自于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儿童由于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假如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舅母,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进展。看电视是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性交往,进而影响到交往能力的提升.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社会性进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如暴力、凶杀、毒品等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楚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而一些电视节目也有可能刺激儿童已有的内心不良感受,加深不满情绪,使儿童出现憎恨、反叛等心理,进而产生一些问题行为.除电视之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性进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开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进展产生负面影响。 4、 简述幼儿老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进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老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老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