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论文摘要】: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作文,猎取材料是基础,把握方法是桥梁,形成能力是目的.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老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实行有效的途径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命题 指导 提高 【正文】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牵强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毫无新意。这种现象恰与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 背道而驰.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观察生活,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所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重视作文命题,激起学生习作兴趣 (一)结合实际生活和年龄特征命题 情绪是人们心理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当老师出示作文题目或写作要求时,学生情绪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命题单一、死板和陈旧是导致学生厌倦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学生在作文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老师一定要抓好作文命题。我们老师总喜爱让学生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意义的事,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等,当然这些题目亦无可非议,但是说实话,学生做好事不多,做坏事就更少了,做错的事倒不少。假如篇篇文章都让学生这么写,学生往往是同一件事改头换面反复写,有的干脆就是瞎编,以至于吹牛,这样的文章怎么可能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呢?因此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点进行命题,如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写《这件事我做错了》、《爸爸,我想对你说》、《今日,我没有仔细完成作业》等等,结果,学生写出了许多童年趣事,内容丰富、真实,充满了生活气息。 (二)变大题目为小题目 学生每年都要过六一儿童节、春节、国庆节等节日,于是,有些老师便抓住“机会“,每年每次过节或参加活动前,都要向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如《过春节》、《欢度“六一”儿童节》等等。这些题目大而空,没有启发性,结果是学生大吊胃口,节日不愉快,活动不爱参加,写作文更是应付差事。为此,在作文命题上,我们何不变大题目为小题目。如《记一次运动会》、《过春节》、《欢度“六一”儿童节》,题目太大,则可以让学生写《拔河竞赛开始了》、《我最喜爱的节目》、《坚持就是胜利》、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东西可写,有真话想说,有情感想表达,写出的文章虽然稚嫩,却能听到童音,看到童趣,感受到儿童特有的真情. (三)教学生根据自己情感进展的特点命题 为了使命题符合学生实际,使学生能表达真情实感,老师可以半命题,如《-—的我》。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就特别高,可聪慧的我、淘气的我、爱打架的我、懂事的我、欢乐的我……学生有话可写,真情实感就可能自然流露.为了使学生在作文中能表达真情实感,老师还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命题,鼓舞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如过春节后,有的老师鼓舞学生自由命题,写花炮制作技术的高超、自己学到的新本领、如何招待客人、等作文,题目新颖,充满童真童趣. 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作文的内驱动力,也往往是他们作文的中心所在。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从激发学生的情感人手,根据儿童情感进展的特点命题。 二、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培育学生写作兴趣 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指导,往往是造成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老师必须重视讨论儿童心理,实行多种教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具体的帮助指导,使学生明白,写作实际是一件很简单、很有趣的事。 (一)、指导观察 面对一些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横眉冷对方格纸,俯手咬烂铅笔头“的情形,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怕”写 作文的困境呢?这就要将习作指导融化在学生生活中,鼓舞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我特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篮球竞赛来进行指导.先让学生观察我校男老师打篮球时的场面,把他们带球、投篮的动作,进球后的神态、表情等捕捉下来,然后再让本班学生亲身体验一下,要求将自己打篮球时的动作、神态、表情以及心中的想法、感受记在脑中,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加工整理,鼓舞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学生会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但是,仅仅反映生活的表面现象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好的文章必须把情感注入生活之中,产生感人的抒情和深刻的议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血肉丰满的文章。例如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时,可以联想到人们生活的万象更新;在秋天观察农民丰收景象时,可以联想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经过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等等。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同时,用心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用情去反映生活。 (二)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仔细地观察生活,也没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在生活中假如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定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化的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触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味道。最后,要把自己了解到的这些方方面面的素材,分门别类的积累下来。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学生的语感时,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讨论结合起来;培育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在方法上给以指导,变生吞活剥地接受语言为融会贯穿地吸收语言。语感训练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的语文学习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众所周知:训练语感,须艰苦历练,并非一蹴而就。怎样做到准确、畅达、情味、形象呢?一是模仿与借鉴,先仿写,后“独著”,范文可以是名家作品或老师的“下水文章”;一是先片段,后整体,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可分三步走,前两步约半个学期。第一步,学生抄一篇自己认为好的文章,长度,200字左右;第二步,还是抄一篇自己认为好的文章,长度可逐步提至400字,但须用一小段话(字数不限)写出所抄文章好在哪里,也就是说,要写“评论”;然后是第三步,老师命题,学生作文。这样做,巧妙地把阅读与写作结合了起来。调查表明,学生喜爱这样作文,敷衍塞责者只是极少数。这个做法,在无意和有意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向写作成功的桥梁。 三、优化批改,提高质量 传统的作文批改就是学生写老师批改,然后老师评讲,唱独角戏,少数学生兴奋而已,学生的文体功能发挥不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实行了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