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
一、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 的科学。其 学科包括:普通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 化学。 二、水文地质勘察概念:通过各种现代手段、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水量、 水质 水量、 水质的评价,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报的工作过程。 三、水文地质勘察基本任务: ( 1)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 下水管理与 保护状况,包括地下水污染情况; ( 2)对地下水储藏量(包括可供开采量) 、 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与风险预测; (3 )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安全利用和安全管理与保 护提出具体建议。 以上工 作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说是全部完成任务。 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 根据地下水动态特征发生的变化, 可将勘察区分为一般地区与 开采地区。 ( 1)一般地区: 指地下水动态基本受自然因素控制, 包括未开采区和少量开采 区,其工作内容包 括: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 下水动态监测等有步骤分阶段 的内容。 (2)开采地区:指地下水动态主要受人为因素(开 采) 控制, 并出现了与地下水开采有 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 作内容,一般包括:开采状态调查、补给条件调 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勘 探与试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 (3)在对一般地区和 开采地区进行针对性的上述工 作后, 还应该进一步进行参数计算、 水量、 水质等评价、 预测工作, 最后编写勘察报告, 提出合 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建议。 五、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程序:是指从接受任务、确定工作方案、编制勘察纲要、野外作业、 资料整理、 提出报告到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等各个阶段及其先后次序。勘察工作程序可 分 四个步骤: ( 1)勘察前组织工作:接受任务-指令性任务、用户委托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划分阶 段-普查阶 段、 初勘阶段、 详勘阶段、 开采阶段-确定工作量; 明确管理范围-院管、 队管 -全面质量管理; 确定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指挥 ( 2)编写勘察纲要:准备工作-研究任务委托书、 熟悉工程有关资料、搜集资料、现场 踏勘;编写勘察纲要-文字说明、勘察工作布置图、经费预算;签订勘察合同 ( 3 )外业作业 ( 4 )内业作业 六、 在下述情况下勘察阶段可简化或合并: 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作量不大,或条件较 复 杂,但 仅有一个水源地可选;2)需水量不大;3)根据已有资料,就可以作出水文地质结 论和确定水源方案的地区;4) 当拟建水源与已建水源有类似的水文地质条件,可据此确 定水源方案的地区。 七、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按照水文地质特征-构造、岩性、地貌、埋藏、补径排、 水质、第四纪沉积物分为简单、中等与复杂三个等级。其中(1)简单等级特征为:基岩岩 层水平或倾角 很缓;构造简单,岩性稳定均一;第四纪沉积物均匀分布;含水层埋藏浅,地 下水这补给、径流、排泄 条件清楚;水质类型单一。 (2)中等等级特征为:基岩褶皱和断 裂变动明显,岩性岩相不稳定, 地貌形态多样;第四纪沉积物分布不均匀; 含水层埋藏深浅 不一, 地 下水形成条件复杂, 补给和边界不易查清; 水质类型复杂。(3) 复杂等级特征为: 基岩褶皱和断裂变 动强烈,构造复杂,地貌形态多且难鉴别;第四纪沉积物分布错综复杂; 含水层不稳定,其规模、补给 和边界难以判定;水质类型复杂。 八、 水文地质勘察工程规模的划分 (按需水量大小):1)特大型 需水量》15 万方/ d; 2) 大型 5 万方 W需水量 V 15 万方/ d;3 )中型 1 万方/ dW 需水量 V 5 万方/ d;4 )小型 需 水量 V 1 万方/ do 九、 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 ( 1)水文资料:河流、湖泊、水库位置;水位、 流量、 径流量; 水质及悬浮物; ( 2)气象资料: 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 3)地形地貌: 航、 卫片,地形图,土壤植被; (4)地质:地质图,地层构造,钻孔剖 面;( 5)水文地质:钻孔、 井、 泉出水量及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地下水 开采情况;地下水污染情况,水文地质图。 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量的确定: 首先要明确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及类别; 然后根据任 务要求和 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制定勘察方案, 经比较确定经济合理、 技术可行的方案; 最后计 算全部勘测工作量。 一、 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在于查明拟建水源地范围的地质、水文地质条 件,为下一步勘探试验(包括物探、钻探)、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工作量的布置提供依据。 (2) 要求(精 度要求):1)普查阶段宜为 1 : 10 — 1 : 5 万;2)详查阶段宜为 1 : 5 — 1 : 2.5 万; 3)勘探阶段宜 为 1 : 1 万或更大的比例尺。 二、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内容:就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来讲,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地质 测绘:在查明地层岩性的基础上, 着重调查地质构造和岩浆岩活动与地下水贮存、 分布和 运 动的关系; ( 2)地貌调查:描述、测量各地貌单元形态,了解其成因; (3)水文地质测绘: 调查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含水层或储水构造形成、分布、 及其与地质构造、地貌之 间的关系等。 三、 水文地质测绘前的准备工作: (一)测区已有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1)自然地理 1.地理位 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特点; 2 .近远期需水量规划; 3.施工用水、用电、机械维修、医疗 卫生、生活条件; 4.三角点、水准点、土壤植被。2)水文与气象 1.水文( 1 )河流及湖泊 发源地,名称,主干流长度、形态; (2)季节性变化(包括水位、流量、泥沙的最大、最小 变化) ; ( 3)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无污染情况及污染原因。 2.气象( 1)气温(最高、最低 与平均);(2)降水量、蒸发量(最高、最低、多年平均) 。3)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1.收集 各种出版、 未出版的文献资料和规范、规程; 2.收集各种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及物探、 遥感等资料;3•收集地下水开采资料,开采漏斗分布,环境地质问题资料。4)实物资料的 收集与研究 岩 石、矿物标本;访问已在测区工作过的有关人员。 (二)野外踏勘。 (三)编 写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纲要或设计书(四)野外测绘所需仪器物品。 四、 水文地质测绘观测路线和观测点布置原则: (一) 观测路线的布置原则: 以最少的时间、 最短的路程,观测到最多的地质现象为原则。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 置(规范): 1 . 沿垂直岩层 (或岩浆岩体) 、构造线走向。 2.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 3.沿河谷、 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 的地带。 4.沿含水层(带)走向。对于基岩地区: ( 1)垂直区域岩层走 向、平行区域褶皱、断层走向;穿越地貌变化最显著的地段; ( 2)沿河谷、沟谷、地下水露 头最多的地点。对于松散层地区: (1)一般沿沉积作用方向和地貌单元较多、地貌 形态较完整的方向 布置; (2)在山前地区应由山区到平原,从洪积扇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