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
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 水库消落带又称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指水库因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淹没 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个特殊的区域。 水库消落带在库区水体与陆岸之间 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库生态隔离带, 是一种特殊的水陆交错湿地生态系统。 其水位 的周期性涨落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地质灾害等危害,威胁到水利水电工 程功能的正常发挥及库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凸 现:生物多样性锐减,旅游资源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缓冲带功能减弱,这 些都严重威胁着库区的生态景观和生态安全。消落带的生态环境具有淹没时间 长、水位涨落幅度大等特征,特别是在一些坡度陡、水流急、土壤难以沉积的河 段,植被常常因此完全消失而成为裸地,其产生的景观不协调也将制约水库库区 旅游业的发展,且治理存在很大困难。 1、 水库消落带的特点 1.1不确定性 水库建成后,虽然从土地征用线或校核洪水位到正常高水位;从正常高水位 到汛期限制水位;从汛期限制水位到死水位3个部分确定的该水库可能利用的消 落带面积已经确定,但受库区气候、水文和水库使用调度等方面影响,对同一个 水库,即使是同一水位,不同年份间由于水流对土地冲刷和整理的情况不一样, 其形成的消落带面积也是不完全一样。 1.2多功能性 消落带受到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交替控制,具有典型水生生态系 统和陆生生态系统所不具有的一些功能。 如由于干湿交替导致土壤中氧化还原电 位的交替和不同性质微生物群落的周期性交替, 加快了消落带有机质的降解和腐 质化过程功能。 具有拦截和过滤经过它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功能, 同时担当部分鱼 类繁育的场所等功能。 1.3生态脆弱性 消落带是水陆交错带的一种,是最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由于水库水位呈现周 期性的涨落, 消落带受到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交替控制,使得液相物 质与固相物质相互交接, 出现了一个既不同于水体, 也不同于土体的特殊过渡带, 受力方式及强度, 以及频繁的侵蚀与堆积等, 使得这一交界带呈现不稳定的特征, 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 2、消落带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消落带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生态的脆弱性、 和土地季节性整理的复杂性, 消落带会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1水陆交叉区的环境污染及水体负营养化 水陆交叉区的环境污染, 消落带作为水域与陆地环境系统的过渡地带, 受库 区水位周期性涨落的影响, 消落带将成为生态系统中物质、 能量的输移和转化的 活跃地带, 消落带生态系统将受到来自水陆两个界面的交叉污染, 主要是液体污 染:①高水位时上游和两岸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排入,在退水过程中逐步存留 在消落带; 在低水位时, 两岸生活污承、 生产废水漉经并部分直接沉积在消落带。 ②两岸含有大量有机质、农药、化肥的农业废水的排放。大量N、P的入库,可能 会引起局部水域爆发藻类水华。③消落带土地开垦过程中产生的农业生产废水 (非点源污染)直接存留在消落带。④消落带季节性养殖投人的、未被利用的大量 饲料, 对水质、 水体富营莠化有很大影响。 库区流域富营养化主要集中在消落带。 磷是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水库消落带土壤既是磷的汇,又是磷的源。氮和 磷通常是水体中植物生长的制约因子,国际上,一般认为总磷(Te)浓度为0.02 mg/L,总氮(TN)浓度为0.2 mg/L,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在出露期,利用 消落带土壤进行农业耕作、施肥,造成土壤与沉积物混和,年复一年,势必会造 成有机质和磷素积累,增加了土壤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 2.2水土流失和环境地质灾害 土壤的重力侵蚀和冲刷作用,对于河道型水库,库岸沟堑纵横、地势陡峻, 相对高差大,水±流失严重,库区蓄水后,在降水和库水位周期性地涨落的水动 力作用下,消落带坡面上的植被和土壤结构将被进一步破坏,消落带河段的土壤 重力侵蚀和冲刷作用将加剧。 对于地形陡峻的消落带河段,河岸地层稳定性差,加上库区沿岸人多地少、 人类活动频繁, 会成为环境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消落带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将会诱 发新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严重威胁库岸人民的生活财产和库区的安全。 2.3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受损 水库蓄水运行后,消落带由原来的陆生生态系统演变为季节性湿地生态系 统: 一方面会出现一些新的物种或发生物种变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原来适应 陆生环境生长的物种尤其是植物物种将逐步消亡, 而适应水生环境生长的物种又 因消落带的季节性出露水面(陆地环境)而成活率低。 因此在消落带及其支流回水 影响区浅平地方可能只有少量的湿生和水生植物群落生长。 整个消落带的植物种 类将较以前的陆生环境大为减少,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简单化, 生态系统稳定性 降低,脆弱性增强。 3、消落带植被恢复 消落带是人工湿地, 因为湿地是指 “被间歇的或永久性浅水所覆盖的低地” , 既可以培育生物多样性又具有生态脆弱性。 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后, 在水生生态 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个植被缓冲带, 主要起到护岸,过滤径流、吸收 养分、改善水库水质、改善小气候、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能量及食物,美化 库区环境的功能。 3、1目前研究 消落带植被作为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Azza eta1.,2006),其价值一直受到 国内外学者的关注(Deanna et a1.,2007)。如何减缓和阻止消落带自然植被的 退化和萎缩,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消落带生态系统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也是国内 外学者主要关注的方向。目前,我国对消落带恢复重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峡库 区消落带, 研究多集中在适合水淹植物物种选择、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植物恢复 重建等方面,并提出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来重建三峡消落带的生态系统。 消落带特征和生态过程都是受水位涨落过程、区域气候、地质构造、生物与 非生物过程等共同决定的,且与局部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干扰等密切相 关(王勇等,2005),但最主要的还是水位大幅涨落所带来的影响(Hill et a1., 1998;Riis et a1.,2003;Battaglia et a1.,2006)。季节性水位的涨落带 导致区域内光照、压力、氧含量等环境因素改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生长繁育、繁殖及物候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进而引起原有植被的分布 (Lieffers,1984;Urbanc-Bercic et a1 .,2004)、物种组成、丰富度、覆盖 度与生态功能等一系列的变化。Gregory等(1991)研究发现消落带植被多数呈斑 块状分布,植物种数由河岸向两侧高地,总体上呈抛物线状分布,形成一个演替 系列。 同时, 植被与当地的地质年龄、 水位降低的相关程度大于泛滥时间的长短, 年轻的水体周围植被主要是耐旱植物, 而年龄较长的水体周边植被主要由对干燥 较为敏感的植物组成,在水位几乎无变化的区域,植被物种丰富度低,易受外来 种入侵(Van et a1.,2005;刘旭,2008)。所以,恢复过程必须要考虑消落带植 被长远作用及现处的环境条件, 这样才会更有益于植被建设。 植被重建和恢复的基本要求是通过适应性植被结构来恢复消落带生态系统 的基本生态功能,组成上没有外来物种,在应对水位反复涨落周期、耐淹时间、 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