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汉文化的特点。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九章算术》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 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 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 司马迁与《史记》 ; 《汉书》 。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 艺术及其代表作;秦汉绘画艺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秦汉大一统,社会比较稳定,封建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发达昌明。国内各民族之间 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又为秦汉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 生对历史发展进行立体观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2.儒学的改造,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情况较为复杂,其影响又是多方面的。通过 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较能反映不 同学生的各自的思维特质, 教师宜尽力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 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 同时,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纳入科学的轨道。 3.秦汉时期, 文学艺术的创作思想活跃, 许多作品气度不凡, 美不胜收, 令人叹为观止。 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学艺术的精品,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文艺 鉴赏水平。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创造和构成的。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 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教学要点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4.奋发向上,气势恢宏 二、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2.数学3.医学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三、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2.董仲舒的儒学 3.王充及其《论衡》 4.佛教的传入 5道教的形成 四、史学的巨大成就 1.司马迁与《史记》 2.《汉书》 五、文学的新成就 1.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2.汉代诗歌 六、雕塑与绘画 1.陶塑艺术2.绘画艺术3.音乐歌舞(指导阅读)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秦汉文化的特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董仲舒的新儒学;司马迁 与《史记》 ;汉赋与乐府诗;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 教学难点: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 二、关于本节的导入新课,教师宜加强直观教学,从形象入手,来引入本节的教学。如 果条件许可, 采取电教辅助手段, 可剪辑制作录像带, 其内容包括: 长城(应为汉长城的遗址)、 秦始皇陵兵马俑、马王堆汉墓帛画、洛阳白马寺。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用大幅教学挂图。 本节的教学课时数为2 课时。建议教师:前一课时,讲授秦汉文化的特点、科学技术、 哲学与宗教;后一课时,讲授史学、文学、雕塑与绘画等方面的有关内容,以及对秦汉文化 进行小结。如能在后一课时里,留出1/4 课时,用以总结本章基本线索、时代特征,教学效 果会更好。 三、关于“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先秦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的丰硕成果,为秦汉时期的文化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的上升阶梯。秦汉时期全面发展的社 会状况,又使先秦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有些成就得到发展,有的学科领域得到拓宽,有些 经过改造、发挥,更加完善、系统,更加理论化。秦汉文化与先秦文化,一脉相承,又有创 新。海内六合大一统,封建经济大发展,秦汉封建国家影响深入边远地区,中外交往又有突 破性的进展,以及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对文化的崇尚,这些既是秦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又铸就了秦汉文化的特有风采。 讲述秦汉文化特点一目时,教师要围绕教材所列的四个特点,突出重点地展开。其一, 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汉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稳定的大一 统的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文化的趋同与统一,同时,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 家,又使各民族、各地区(包括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统 一,使中华文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统一前提下的多样,又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 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二,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对于这个特点,无需多作展开,但 应联系前节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其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我国科 学技术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数学方面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 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秦汉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很高,也很全面。这就使秦汉文化不仅 在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代。其四,秦汉文化气度不凡,气势恢宏,而且充满自信,具 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秦汉时期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一特色,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经济繁 荣给它提供了大制作、大手笔的可能性,同时这也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有关。 至今,人们站在长城、站在秦陵兵马俑阵前,阅读《史记》 、吟诵“大风歌” ,无不为之折服, 而由衷地叹其伟大、宏大与博大。 本目内容既是秦汉文化一节的开篇序曲,又是本节的总纲。在以下各目的教学中,宜时 时注意呼应,以此为纲,逐次展开。 四、关于“科学技术” 秦汉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一贯为中国古代人们所重 视的天文历法、算学、医药学,又有了新突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更具开创性,它对人 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关于天文历法的成就,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制订并颁行“太初历”。汉初沿用 秦历,即“颛顼(zhuān xū)历” 。但秦朝颁行的“颛顼历”行用百年,误差越来越明显。汉武 帝命天文历算专家制订的更科学的新历法,太初元年(前 104)编定。这部新历法就是“太初 历” 。它以正月为岁首,而且努力协调太阳纪年、太阴纪月的矛盾,因此是一部较完整,在当 时也更科学的历法。历法对农业生产有直接指导作用。第二,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 黑子的准确记载。第三,张衡的科学成就。他对月食作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指出:“月光生 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张衡《灵宪》 )他还制作了地动 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早于欧洲一千七百多年。张衡“数术穷天地, 制作侔造化” ,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关于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 《九章算术》 。这是西汉最重要的一部数 学专著,其成书时间不晚于东汉前期。全书共分九章,以算法应用编次,清楚地汇编了 246 个算术命题及其解法,形成了我国古代算学的完整体系。 关于中医、中药学的发展,讲授宜突出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这个核心,以华佗、张仲景 的成就为重点,展开教材的主要内容。其一,简介汉朝成书的、反映中医药学早期成就的两 部著作。 《黄帝内经》 ,看来是中国古代长期以来由多人反复修订补充而到汉朝才编定,以朴 素辩证法的思想贯串全书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医的基础理论。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 早的药物学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