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完整
社会学原理( 2018 上) 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 25 分) 简述题(每小题6 分,30 分) 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 45 分) 1.社会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等基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具 体社会科学,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社会运行论) 首次提出: 1838 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社会学之父”) 糅合(社会哲学)——独立(研究社会现象) 哲学思辨——实证研究(实证知识) 一般社会哲学——专门具体科学 2.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路径、方法与具体计划 (4)收集数据、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阐明研究发现:新发现及其解释 (7)得出研究结论:概括性、完备性与有效性 (8)发表研究成果 3.社会互动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 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特定情境与背景下通过信息传递而 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4.社会网络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是社会关系的交织 在社会网络中人们共享某些社会资源或观念,但关系一般不如有组织群体那么严格、规范 社会网络具有多重性与交迭性 5.社会分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 不同社会地位 /角色的过程;是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 /角色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 6.社会保障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就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 向因精神和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 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有的国家在上述基础上,另外提供一些面向全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意义:有助于平等、公正、稳定、社会发展 7.社会角色概念的基本内涵 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特定身份 人士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8.科层制概念的基本内涵 (1)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遵章办事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是韦伯提出的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的典型设计方式 (3)主要特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公私关系分离;为事 谋人与量才用人;权力依附于职位而非个人 9.社会分层概念的基本内涵 指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体现社会不平等 反映一个社会阶级、阶层以及社会群体或利益集团之间的层次关系、结构及其变动形态, 是社会运行宏观分析的重要内容 10.社会流动概念的基本内涵 (1)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包含地理空间上的流动 (2)职业地位在个人地位结构中起主要作用,狭义上的社会流动多指个人的职业地位变化 (3)社会流动的速度、比率影响社会结构性质与社会运行状态 (4)社会流动改变社会分层状况,具正负两重性 (5)与社会分层从静态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不同,社会流动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 地位结构 11.社会福利理论概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福利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不能回应社会需要且具有破坏作用,因此工业化社会需要福 利国家体系与社会政策,主张建立“积极的福利国家”,以促进社会团结和社会认同,保障公 民基本生活权利,提升社会生活质量,防范社会运行风险(“社会”、“福利”、向谁提供、由 谁提供、如何提供,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 12.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1)提出和界定问题:现象与问题;兴趣、理念、理论;科学的理论问题而非常识问题 (2)文献研究与述评:确定研究的创新点与价值 (3)理论解释 (4)陈述假设 (5)操作设计 (6)实证检验 (7)总结展望 13.社会化的主要理论 (1)人格理论: 人格即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包括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 感情),其中自我意识是核心组成部分 (2)“镜中我”理论(库利):“自我”观念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重视初级群体对个性发展 的重要作用 (3)角色扮演理论(米德):社会化的实质是自发、能动的“主我”与内化了社会要求与期待 的“客我”连续互动的过程与结果 (4)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主张人格发展是受“无意识”驱动的过程; 将人格分为“本我”、 “自我 ”和“超我其 ”中, “本我 ”最原始、最隐秘, 体现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本能;“自我”服从现实; “超我”服从社会道德要求,处于人格“管制”地位。“本我”为潜意识,后二者表现为意识层次, 三者和谐发展才能养成健康人格。强调个体行为的“无意识”和早期社会化的作用;“泛性论” 观点及其批评 (5)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与生命历程理论 14.刚性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刚性结构 社会成员社会空间分布的地位相关性 各个分层地位的相关性 有无社会分层的中轴 各个分层地位间的因果承继关系 多元分层标准是否重合 各分层地位是否相互转化和强化 是否限制层间交往 很强 很高,集束 有,很明显 很高 高度重合 极为可能 极大限制 弹性结构 零相关 不相关 不明显 无 相互独立 不突出 不明显 15.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 (1)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 (2)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与流动;城市、农村;老龄化社会 (3)社会制度:制度结构的性质与制度的稳定性 (4)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5)科学技术 (6)经济(核心内容与决定性要素) 16.社会工作的对象和内容 对象:那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某一方面受到损害的人、人群和社区 内容: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救灾工作 社区工作、社会教育工作、社会行政、督导和咨询、国际社会工作 1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 (1)认识功能:描述、解释(模型)、预测 (2)改造功能:理论知识的社会化、研究成果的政策性运用 (3)促进功能:促进和谐、减缩代价 18.结构性社会指标和功能性社会指标的具体内容 结构性指标:基础总量指标、基础相对指标、政策性指标 功能性指标:结果性指标、行为性指标、感觉性指标 19.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1)社会价值观 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准则 驱动与导向、凝聚与整合、规范与控制 几个层面:个体、群体、组织、社会 (2)社会规范体系 习俗(特指具有社会意义的) 规则(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道德与宗教(与一般习俗与规则相比,具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法律 (3)权威与地位结构 权威与权力:影响力与强制力;权威的来源 (4)社会机构与设施 20.城乡统筹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建设与发展规划,户籍、就业、财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产业结构与经济发 展,基础设施与公民服务,文化建设 21.社会越轨行为产生原因的主要社会学解释理论 社会学解释: 标签理论 (“初级越轨”-被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