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介绍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介绍“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介绍 卢永根, 87 岁, 中科院院士、 原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2017 年 3 月 14 日,他与老伴相互搀扶着,缓缓地走入银行。接 下来,老人的一个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泪流满面!他从破 旧的黑色挎包里,掏出一个折叠过的牛皮纸信封,缓缓地取 出里面的十多个存折——要求将存在银行的近 20 笔存款约 693 万元全部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账户!七 天之后,3 月 21 日下午,中国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应邀来到 卢永根的病榻前。卢永根强撑着孱弱的病体,一次又一次输 入密码,一次又一次亲笔签名,直至把最后的 187 万存款全 部转出……然而,总计 880 万 9446 元并不是全部,他又签 下一份协议,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 2019 年 8 月 12 日凌晨 4 时 41 分, 卢永根院士因病医治 无效逝世,享年 89 岁。他走了,却把他能留的全部,都留 给了我们…… 卢永根,他本是一个香港富家子弟,却跑到内地大学学 农业;他是院士,更是大学校长,却极尽节约、清简朴素! 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一个“香港孩子”在新中国成 立前夕,成为中共地下党;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能让一个 人放弃财富和地位,奋斗 70 年、燃烧 70 年,直至把自己的 全部都毫无保留地燃烧至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布衣院士”卢永根的大爱人 生! 1 1、放弃香港优渥生活成为中共地下党、放弃香港优渥生活成为中共地下党 1930 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他的父亲是 律师行高级职员。一出生,他就过着家中有电话、出入有汽 车的优渥生活。1941 年,11 岁的卢永根刚刚过完生日,一 个被香港人称为“黑色圣诞日”的日子突然降临,12 月 25 日,香港被日军占领,彻底沦陷!卢永根和兄弟姐妹们一起, 被父亲送回广州花县农村老家,但那时的广州也是沦陷区。 目睹了日军的烧杀掠抢,亲历了东躲西藏的逃难生活,已是 少年的卢永根第一次感受到祖国的苦难,第一次体会到当亡 国奴的滋味,他也深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强的国,何 来强的家?两年后,卢永根回到香港继续读书,初中时,他 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语文老师、共产党员萧野。在 萧野的影响下,卢永根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他经常参加 爱国游行,也逐渐看清了港英政府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 目。 之后,他不再遵照父亲的意愿接受英式教育,而是选择 到坚持爱国教育的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培侨中学的三 年,卢永根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1947 年,国民党 反动派在香港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卢 永根瞒着家人做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加入中共 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此后,卢永根以“平原”为代号,参加 了很多地下党组织的活动。1949 年 8 月 9 日,卢永根正式加 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天,是卢永根永生难忘的一天,更是他 获得新生的一天:“一个很小的房间,墙壁上挂着党旗,我 面向北方, 面向延安的方向, 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当时,新中国即将成立,很多富商巨贾南下跑到香港,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为得到一个“香港人”的身份。而19 岁的卢永根却毅然“逆行”,放弃安逸的生活,放弃别人求 而不得的财富和地位,毅然奔赴祖国内地。他告别了父母兄 妹,告别了香港身份,作为中共地下党奔赴广州,考入私立 岭南大学医学院,秘密从事地下学联的工作。在那个闷热的 8 月,还未解放的广州街头格外嘈杂。已经是大学生的卢永 根经常通宵达旦忙碌着。在一张游行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 了年轻的卢永根,照片上的他倚靠在挂着横幅的旗杆,欣慰 地笑着。 然而,那时的卢永根依然不能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因 为他还有很多秘密工作要做。在建国初期,广州还有很多国 民党反动派安插的特务在暗中进行破坏活动,谁能想到,日 后成为科学大家的卢永根,青年时曾作为地下革命工作者, 通过自己在一线工作中的调查,为党组织甄别特务做出了很 大贡献。随着新中国政治趋于稳定,卢永根的党员身份得以 公开,他生活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学业上来。 2 2、这个学生不简单鼓励、这个学生不简单鼓励 6868 岁导师入党岁导师入党 “假如那么一天到来哟,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屋住,人 人有饭吃……”这是 16 岁的卢永根以笔名“平原”写的一 首诗。字里行间,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跃然纸上。在华南农学院,卢永根认识了原中山大学农学院 院长、中科院院士丁颖。丁颖教授十分了不起,早在 20 世 纪 30 年代,他就是水稻育种领域的大家,被誉为中国“稻 作科学之父”。抗战时期,丁颖教授冒着战火硝烟,用自己 的生命保护中国野生稻种的经历,卢永根既感动又敬佩;而 卢永根在学业上的刻苦努力,亦让丁颖十分赞赏,两人虽然 相差 40 岁,却成为无话不说的“忘年交”。 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是他学术上的领路人,而卢永根 也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这位科学大家……卢永根在给自己 的恩师的信中,曾写了这样一句话:像您这样先进的科学家 早就应该成为共产党内的一员了。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 下,丁颖以 68 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件事在当时广 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更被科学界传为佳 话。1964 年,丁颖因病去世,他留下了 7000 份稻种 和很多 尚未整理的科研数据。可这项工作经费少、工作量大、不 容易出成果,在没有人愿意主动接手时,卢永根挺身而出, 主动把恩师用生命留下的种子小心保存起来。 他坚信,野生稻种有一种特别的基因,只要将这种基因 杂交到种植水稻中,可以抵御病虫害、抗倒伏;他决定,沿 着丁颖的脚步继续上路,寻找更多的野生稻种! 在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国,走遍一切可能 有野生稻生长的地方。许多珍贵的稻种,都是他翻山越岭一 株一株找回来,而他,也从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了 头发花白的垂暮老人。 2001 年,已经 70 多岁的卢永根听说广东佛冈一处山顶 有野生稻,他立即动身前往。山上本无路,还布满荆棘,可 他硬是拄着手杖、弯着脊背,拖着垂垂老矣的身躯,穿越难 走的荆棘、草丛,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到半山腰时,70 多岁的卢永根早已体力不支,但他坚持要去现场亲眼看一看 野生稻的生长环境。学生们只好架着他慢慢往上走,终于在 接近山顶处,发现了珍贵的野生稻。那一刻,他就像小孩 一样,十分开心地说:这个太好了,我们没白来。 就是这样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搜集,不断地研究,在卢 永根的坚守下,他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万 多份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 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卢永根在作物遗传学,特别是水稻遗传学和稻种种质资 源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尤其是“特异亲和基因” 的新概念,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993 年,卢永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培养更高 产、高质的水稻品种,他奉献了一生。当我们端起一碗香喷 喷的米饭,或许这晶莹剔透的米粒中,就饱含着卢永根的贡 献。 直到 2017 年患上癌症,87 岁的卢永根才不得已离开岗 位。他的学生回忆说:“在生病住院之前,老师都没有脱离 科研一线。”即便是在病榻之上,他还是反复嘱咐前来探望 的学生: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