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
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 一、幼小衔接的原因------为什么衔接 1、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 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成长要经过许多的关键期和危机期。三岁入幼儿园时, 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出现了第一个危机期或适应期,产生分离焦虑,自我意识 已形成。 六岁从幼儿园入小学,又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又出现一个危机期或转折 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既感到自己长大了,在身体、年龄等方面长大了,但在 心理上还不很成熟,这就出现了心理上的矛盾,既要独立,又不具备完全独立 的能力。 因此,有时表现出逆反现象。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特点,只要及时的 注意,给予良好的引导和帮助,就可以把此现象降到最低。 2、幼儿园到小学的六大断层 (1)关系人的断层: 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老师,而去接受 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老师,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2)学习方式的断层: 幼儿园是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小学则是正规科 目学习方式,孩子必须适应集体学习的新形式。 (3)行为规范的断层: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需要,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 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 规则所控制。 1 1 / 9 9 (4)社会结构的断层: 孩子与幼儿园的伙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 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可,产生新的归属感。 (5)期望水平的断层: 家长和老师都对小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习减少游戏,看电 视的时间等。尤其是家长,希望每次考试要得 100 分,要当班干部等。 (6)学习环境的断层: 幼儿园的自由,活泼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 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 以上这些断层使 30%小学生有不适应现象,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 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 二、幼小衔接的内容------衔接什么 (一)激发良好愿望,提升学习兴趣: 1、愿望和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知道自己 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内心感到自豪,骄傲,自信,具有上进心,期盼 上学和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天,产生内驱力。并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 彩,而不要用上学和小学老师恐吓、吓唬孩子。 2、提升学习兴趣: 让学习象游戏一样有趣----在游戏中学习。 在学习中赞美孩子----“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 合,精神奖励为主。 消除学习辛苦的印象----让孩子喜欢学习,产生学习的动力,因为有动力就 不觉得辛苦。 2 2 / 9 9 让孩子领略学习的成就感---取得成绩得到认可和赞许,会增强自信心、求 知欲、满足感,而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学习素质,即学习的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其实就是学习,观察大自然、人事物。但观察不等于毫 无目的,东张西望走马观花,而是落到事物的细微之处,发现事物间的区别、 现象、变化,并带着问题去观察。如观察洗手间位置,家长止步线,老师办公 室位置,周围同学,街道周边标志物等) 2、专注能力---起到决定作用。要求孩子做事情专注的做 10 分钟不要三心 二意的一小时。家长首先做事情要专心坚持,要与孩子共同专心做一件事情, 创设安静环境,避免新奇东西干扰等。 3、记忆能力---整个智力能力的基础。一年级写 100 个字,认 400 个字,拼 音,课文背诵全靠记忆。记忆又分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和意义记忆(理解后 记忆),引导孩子联想记忆,理解记忆,靠方法记忆。 (三)养成孩子的好习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书中自有黄金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读书能培养专注力,增加自 主学习的能力;小学以课本知识的学习为主,读书是主要学习手段之一,培养 孩子爱读书: 首先家长要爱读书;多与孩子共同读书,作为消遣;选择适合孩子的书, 避免大部头书吓倒孩子;让孩子随手可及喜欢的图书;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广泛 阅读;和孩子讨论读后感等。 阅读 阅读能帮助幼儿学习。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 家里持续念故事给孩子听。 3 3 / 9 9 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使孩子能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无疑 是增进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吸收的良好途径。鼓励孩子复述看过的故事或儿 歌,这是对幼儿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有力促进。 千万不要在孩子间横向比较,给自己的孩子乱帖标签。看到别的孩子能背 20 首唐诗而自己的孩子只会 5 首就说孩子笨,这样的标签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 信心,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阅读、背诵不是任务。 听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 一。“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这对于 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教育是有启发性的。 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 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 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 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的多了,则成了可听 可不听的话。同样的话说了第二遍,第一遍就显的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有第三 遍第四遍,那么先前说过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听不必去记的废话了。这样的罗 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辨别出哪些是要听 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 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人 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 表达 交际依靠表达。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 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获得了别人的肯定,自然 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闷声不想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 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笨,认为他懂的 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 去。 练习手段有: 4 4 / 9 9 坚持口述日记;多用提问方式与幼儿交谈;延伸孩子的话,引导继续表 达;多与孩子说话,要学会渲染;多听孩子表达,耐心倾听;创造机会让孩子 表演展示;看图说话或编故事。 2、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让孩子理解时间。儿童初步的时间观念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几点该干 什么,还有多长时间该干什么等,让孩子感受不同的时间长度。 让孩子珍惜时间。认识钟表,在规定时间做完规定的功课和工作,提高效 率。让孩子知道自己下面要做什么,有计划表或作息时间表,自己掌握。做到 先学习后玩。承担因迟到带来的后果。 3、克服孩子粗心的坏习惯 粗心不是习惯问题而是学习能力问题,是个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应认真 对待和改正。 不要只重视孩子学习上的粗心问题,而忽略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条理 性。纠正孩子粗心首先要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条理性,日常生活中避免粗心的情 况,才能养成细心的习惯。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1、养成准时睡觉和按时起床的好习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准时上床, 独立入睡,不轻易改变作息时间。设置闹铃,按时起床;和父母穿衣比赛;坚 持早锻炼等。 2、让孩子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