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人民要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人民要论) 郑功成 《 人民日报 》( 2016 年 11 月 01 日07 版) 在我国, 国计民生是一个固定词组, 它把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地联结在 一起。古代先贤孟子“民为贵”的思想突出强调了民生维系天下安危,并将其作为 最高道义责任。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自己 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 奋斗目标”“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 进”。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将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中华优秀文化 传统, 彰显了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治理发 展进步的方向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关系的真谛。 我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已形成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创下了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目前经 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约 8000 美元,综合国 力大幅提升。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持续大幅改善,数以亿计的贫困 人口摆脱了贫困, 城乡居民生活正在总体小康基础上奔向全面小康。 但毋庸讳言, 过去一段时间, 在社会财富分配与公共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表现 为居民收入增速曾长期低于 GDP 增速,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 GDP 增速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呈现互促共进、相得益 彰的良好态势。 1 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在结构优化、提质增效中稳步向前发展,城乡 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在经济新常态下持续提高。在教育领域,通过完善城乡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民族地区与乡村教育 以及健全对困难学生的援助制度,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性。在就业领域,大力实施 就业优先战略,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近 3 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均达 1300 多万 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在收入分配领域,2013 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 GDP 增 速基本持平,2014 年、2015 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 GDP 增速,社会财富分 配向民生倾斜。在社会保障领域,低保、养老金、医疗保障水平等持续提高,养 老服务、 残疾人保障等社会福利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 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 在生态环境领域,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被摒弃,环境恶化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近 4 年的发展实践表明, 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民生改善 的幅度不断加大。 由此产生的一个良性结果就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 高,今年上半年内需的贡献率达到 110.4%,同比提高 14.5 个百分点,成为国民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最大引擎。 这正是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 标志。 澄清关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认识误区 当前,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有人认为,做大财富蛋糕可以自动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放手让市场自发调节;政府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是 对经济发展的不必要干扰, 对经济发展有害无利。 这种看法似是而非。 事实证明, 市场不是万能的,不会自动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一些国家之所以陷入“ 中等收入 2 陷阱”,主要原因并不是财富增长或财富积累不够快,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 中未能处理好财富分配问题,导致民生领域问题重重,最终丧失了经济持续发展 的条件。 这启示我们,唯经济增长的发展取向虽然能在一个时期带来社会财富快 速积累,但会导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进而引起经济结构 失衡、社会矛盾激化甚至社会不稳定,最终又会损害经济增长。因此,必须高度 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既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又发 挥好政府的作用,维护公平。 误区二: 有人把民生问题等同于温饱问题, 忽视了人民群众对于改善民生的 美好期待和迫切愿望。应当认识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 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 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比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梦寐以求 的理想生活, 现在则习以为常。 又如,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 1990 年的 3.4% 上升到 2015 年的 40%,教育事业发展之快在当今世界无出其右者,但人们对教 育公平、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等的呼声仍在日益高涨。再如,改革开放30 多年, 我国创造了全球最多的就业岗位,数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但人们的 就业需求全面升级,不仅要求增加就业数量,而且追求有体面、有尊严的就业。 可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国已进入民生诉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如果抱着民生 工作就是解决吃饱穿暖问题的陈旧观念,就会对民生诉求麻木不仁。各级领导干 部一定要牢记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 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误区三:有人认为,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互相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 前应防止患上欧洲国家的福利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 所限, 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 3 改善民生的关系,就不会患上所谓“福利病”。其次,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 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非不可兼得,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例如,上世纪 90 年 代中期, 由于社会保障改革滞后,曾经出现过众多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养 老金的现象,结果导致社会不安全感上升、消费不振、企业库存增加。1998 年 中央作出了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保障线”的重大决策,大力建设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仅保障了人民生活、 提振了社会信心, 而且为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 压力加大。 在这一背景下,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习近平同 志强调,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思想的 指导下,我国持续增加民生投入,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抓住人民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民生的持续改善,稳定了社会预期,增强了发展动 力,推动我国经济形成了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良好态势,与低迷 的世界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只要坚持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 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 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处理好经 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坚持三条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 让改善民生成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