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复习总结
中级综合能力复习总结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表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表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类型具体目标 解救危难 特征 保护救助、维护基本生存 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 挖掘潜能力,增强社会功能 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 促进社会公正 服务对象层面 缓解困难 促进发展 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层面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 表二:社会工作的功能表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类型具体功能特征 促进服务对象正 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 对服务对象 常生活 促进人与环境的 相互适应 促进环境的改善 人在环境中的分析视觉 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而间接的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 社会层面 促进社会和谐 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表三:社会工作的发展简史表三:社会工作的发展简史 中外发展阶段 思想来源:博爱 产生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特征 社会问题繁多。影响最大的是《济贫法》,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基础 美国首先出现给薪的社会工作者,社工前身 西方 教育和培训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使社会 形成 工作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 (20 世纪初,个案工作方法;40 年代,小组工作方法;60 年代,社区工作方法; 70 年代,社会行政方法的应用。) 1 / 26 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 发展 社会工作基本思路:治疗——预防,救助——发展 历史上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但是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 20 世纪上半叶 1925 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1949 年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 中国 恢复与发展 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4 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 2006 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 职业化与专业化 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1979 年,社会工作课程的恢复;1988 年开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91 年成立中 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 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 工作、企业社会工作 表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表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类型具体角色主要服务内容 服务提供者 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基本角色支持者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 倡导者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 管理者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资源、信息的协调、安排和管理 资源争取者 向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争取资源 间接服务角色 政策影响人 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者研究实践经验 表五: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素质要求分类具体内容 2 / 26 学科知识 政策知识 知识基础 技术知识 文化知识 技术能力 文化能力 能力要求 心理素质 持续学习能力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 现行的政策、法规 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 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 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应有的态度和行为验收服务对象的秘密 公平服务大众 2处理同事间关系的规定 共同执行守则 恪守公私分明 3社会工作者与机构的关系 信守机构政策 充实社会工作知识能力 4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促进专业发展 约束不当行为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 维护社会公义 增进公众福利 重视同事的工作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3 / 2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ERG 理论阿尔德弗尔提出了 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该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 关系需 要和成长需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较大影响 表六:人类需要的类型表六:人类需要的类型 分类的指标 需要的起源和性质 具体类型 生物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 物质需要 具体内容 进食、饮水、睡眠、觉醒、性 交往、成就、权力、尊严、地位 需要指向的对象 精神需要 原发性需要 需要产生的方式 继发性需要 表七:人类行为的类型表七:人类行为的类型 人类行为分类的指标具体类型 本能行为 人类行为的起源 习得行为 具体内容 觅食、爬行 后天学习而形成 正常行为 划分标准: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 外显行为行为的正常与否 个体主观体验异常行为 行为的性质及其 后果 内隐行为 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亲社会行为 内在的、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自我报告等方式间接推断的活动。 4 / 26 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 社会环境的构成:社会环境的构成: 表八: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表八: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 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 格发展阶段论 主要内容 人性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口唇期-肛门期- 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性器期是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贡献:潜意识动机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 埃里克森的心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把人 理社会发展理 论 皮亚杰的认知 发展阶段论 活动系统化,形成“心里电图” 科尔伯格的道 德发展阶段论 后习俗水平(社会约定定向;普遍伦理准则)-道德发展最高阶段。 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 儿童得到的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享乐主义) 具体运算期(7~12 岁)形式运算期(12 岁以上)个体运用组织、同化、顺应三原则,将 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0~2 岁)前运算期(2~7 岁) 格发展推演到人的一生;强调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自我发展最关键环节P93图表 阶段(年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任务与挑战 开始寻求自主性, 失败大脑发育迅速,是动作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孩子 婴幼儿阶段发展最快的时期,逐步从随意性的天生反射活动 是形成依恋的重要 会感到羞愧并怀疑自 (0~3 岁)掌握了独立行走以及 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并 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在 2 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 阶段。己能力;成功会形成 “意志”的美德。 5 / 26 的能力。 脑重接近成人水平,动 儿童阶段 (3~12 岁) 能力日益增长。 成。 由叛逆逐渐稳定,开始形 青少年阶段出现第二性征,生理机 (12~20 岁)能日益成熟。 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人 庭、学校及同伴的 生观和待人处事的方法。 影响非常大。 认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生理机能达到高峰后 成年阶段 (20~65) 期综合症。 现。 毛发脱落、脊椎弯曲、 老年阶段 (65~) 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 人。 发挥余热的认知。而导致社会地位下 降。 等。 降,各类老年疾病开始的回忆,及对角色转变和 并越来越封闭,从 用论”;孤独感;疾病 社会角色发生变 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