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 教学法流派总汇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一、 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 又称翻译法(Translation)、传统法(Traditional)、阅读法 (Reading)或古典法(Classical)。 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方 法。 1880 以前,欧洲大陆的外语教学以教授古典语言为主,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教 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古典语言的目的, 主要是阅读古典文献, 而不是作为交际的工工具。 为适应这种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翻译法代表有普洛茨(KarlPlotz)、奥朗多弗 (H.Ollendorff)和雅科托(Jacotot)。 理论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官能心理学、演绎法。 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点:1、翻译是教学的基本手段。2、教学以语法为纲。3、语法材料 的安排是先语法后课文。4、双重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通过翻译阅读原著的能力和磨炼学生 的智慧。 二、二、 直接法直接法(theDirect) 又称自然法(Natural)。直接法是通过用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外语, 而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第一批词通过指示实物、图画或演示动作 等办法来讲授。 19 世纪 90 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新时期,国际市场的扩大、交通工 具的改进使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来往日益增多, 使用外语口语作为主 要交流手段的领域和机遇越来越频繁,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口语人才的需 要,直接法由此产生。代表人物有贝利兹(M.D.Berlitz)、古恩(F.Gouin)、帕默 (H.E.Parmer)、耶斯帕森(O.Jesperson)和韦斯特(M.West)等。 理论基础:直觉主义、类推(analogy)原则 直接法的基本特点: 1、 排除母语为中介, 外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关系。 2、 不学形式语法。 语法规则在开始阶段不予重视。3、先用耳听口说,后用眼看手写。 4、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 位。5、模仿操练形成习惯。 三、听说法(三、听说法(theAudiolingual) 听说法是以句型结构为主线编写外语教材的。 外语教学以句型操练为纲, 着重听说口语能力 的训练和培养,所以叫听说法、口语法和句型法,又叫军队教学法。 听说法产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参加了二战, 由于美国军队被大量派往国外, 军队急需大批通晓外语的口语人才。 于是聘请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龙菲尔德等制定了训练军队 的外语教学方案,即著名的“陆军专门训练方案”(ASTP)。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龙菲尔德 (L.Bloom-field)、特雷格(G.L.Trager)、弗里德(C.C.Fries)和拉多(R.Lado)。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 听说法的基本特点:1、句型结构为纲组织教学; 2、听说为先,兼顾书面语; 3、不用母语; 4、反复模仿,强化操练。 四、视听法四、视听法(Audio-visualApproach) 也称“视听整体结构教学法” (theaudio-visualglobalandstructural) 。 视听法是视和听想结合的一种方法。视听法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 视听法首先由南斯拉夫萨格勒大学语音研究所主任古布里纳(P.Guberina)于 1954 年提出。 理论基础: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描 写语言学。 完形心理学强调感知事物的整体性。 因此将情景或图象跟一组词或意义联系在一起会促进学 习。神经心理学认为,神经元突触的数目可以随神经冲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外语视听教学 就是用形象生动的人物和真实的情景再现配以动听的音乐, 对神经细胞进行刺激, 使其产生 冲动增加,接受刺激的神经元的突触数量也增多, 从而赋予脑细胞以新的活力。 医学和心理 学实验证明:人脑存在着区域分工, 左脑主司语言、 数理、逻辑等,而右脑主司艺术、 视觉、 空间形象思维。 视听法的音像教材将语言和形象同时作用于大脑左右半球, 使逻辑思维和形 象思维相互作用,有利于开发双脑和培养外语思维能力。 视听法的基本特点:1、先听后说,听说配合。2、反复听练。3、语言新知识合理分布。音 像材料的新知识不超过 5%为宜。4、用外语思维。5、在口语基础上进行书面语教学。6、视 听结合,重视情景教学。 五、自觉对比法五、自觉对比法(Conscious-comparative) 自觉对比法是指学生通过分析、 对比外语与母语的语法结构达到自觉理解语言材料的一种方 法。 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 十月革命后苏联对文化教育方面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和资产阶级的 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当时许多人认定外语教学的直接法是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代 表,必须彻底批判,以便在批判中创建自己的教学法体系——自觉对比法。 理论基础:教育学的自觉原则、巴甫洛夫的信号学说 自觉对比法的基本特点:1、依靠母语进行翻译和对比。2、语言规则指导语言实践。3、在 分析理解语言知识基础上模仿。4、在书面基础上进行口语教学。5、由分析到综合。 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1、 优点:(1)重视外语教学的思想教育性。(2)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重视 自觉性学习的重要性。(4)外语与母语翻译对比,有助于编写教材,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 用,防止负迁移作用。(5)掌握语法规则有助于掌握外语。 2、 缺点:(1)学生难以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以进行交际。 (2)过分重视思想教育, 而忽视了外语教学的规律性。(3)过分的强调翻译、对比和讲解语法,占用了80%的课堂 教学时间。尽管学生语法规则背得头头是道, 但由于缺乏言语交际性操练, 难以掌握运用语 言表达思想的能力。(4)过分强调培养阅读能力,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 六、自觉实践法六、自觉实践法 自觉实践法的自觉是指理解所学语言材料,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 注意力自觉集中在外语所表 达的内容上,而不是集中在语言形式上。 自觉实践法是 20 世纪 60 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 B.V.别利亚耶夫创立的、综合直接法与语法 翻译法长处的外语教学法,也叫自觉积极法。 理论基础:B.V.别利亚耶夫的心理学理论,后受到心理语言家A.A.列昂耶夫的言语活动论 和∏.Я.利佩林的“智力行动分分阶段形成论”的影响。 其要点是: 自觉学习优于直觉学习; 掌握外语言语能力只有靠大量实践;母语对于外语学习具有很大影响。 自觉实践法的基本特点:1、交际性。2、自觉性。3、功能—情景性。4、考虑母语。5、在 语法基础上学习词汇和语法。6、在语法基础上进行书面语教学。 7、直观性。利用事物、图 片、动作和电化声像等。8、听说领先原则。 七、认知法(CognitiveApproach) 认知法也叫认知—符号法。 认知法是重视发挥学生的智力作用、 强调认知语法规则、培养实 际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方法,也叫现代的语法翻译法。 20 世纪 60 年代,科学飞速发展,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