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浅析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浅析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刘国洋 (陇东学院,甘肃省,庆阳市,745000) 摘要:摘要: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过去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环境保护,片面 追求发展,无序开发造成对环境破坏严重。诱发很多地质灾害。因此,有必要研究矿产资源开 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建议在科学合理,统一规划、依法有序提高采治水平、综合 利用、 注重环保的基础上,开发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具有严峻性、 低效性、紧迫性三个特点。 关键词:关键词:诱发环境问题;注重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 引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类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大, 资源开发活动 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日益 恶化, 解决困境的难度加大矿产资源作为环 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我国 是一个发展中的矿业大国,矿业开发历史悠 久,由于滥采滥挖、 无序开发,只图眼前利益 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面临的矿山环境问 境的构成要素之一, 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题十分广泛,开发矿业诱发的水土流失、地 它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 到了资源保障作用, 但矿业活动的存在必然 引起生态环境破坏, 这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 现实深层次问题。 如何把矿业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阈 值内, 不仅是当前矿政管理中的一项突出工 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应解决的重大问题。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法制建设 不仅是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循环发展的 必要前提, 也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供了契 机, 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 措。 1.1.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一般地说,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 震、滑坡、泥石流、矿坑突水、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十分普遍。矿山企业排放的废水、 废石、 尾矿,既占用了大量土地,又污染土地 和水源,造成农、林、牧、渔业的大量经济 损失。 例如,四川平武县银厂沟的采矿活动, 大肆毁坏森林、破坏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水 土流失;岷江两岸的石灰石开采 ,对地下水 资源造成了灾难性破坏。 郴州市柿竹园的泥 石流,郴州玛瑙山矿尾砂库泥石流 ,冷水江 市锡矿山飞水岩镇连云村采矿后诱发的滑 坡崩塌,娄底市恩口煤矿区岩溶塌陷等地质 灾害破坏严重。由此可见,加强矿业开发工 作的管理,依法治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出现上述这 些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以来人们 对于矿业开发过程中破坏大量林木、植被, 占用大量土地对环境的“隐显性”缺乏足够 认识。粗略统计,全国固体矿产采选企业每 年产出的各类尾矿约为(5.27~5.84)× 108t,而截止到1993年底各类工业固体废物 已累计堆存 69.7×108t,而直接占用和破坏 土 地 (1.7~2.3)× 104km2,而且 每年 以 200~300km2 的速度增加。 预计到 2005 年废 石和尾矿直接破坏和占用土地达(2.07~ 2.62)×104km2。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 的国家,如此大片的土地 (其中有一部分还 是耕地)被占用,湖南因采矿诱发各种地质 灾害的矿山 150 个以上。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 的高度重视。 1.11.1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特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特点 1.1.1 严峻性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加快了工业化的建设步伐, 生态环境不 断遭到破坏, 矿产资源开发引致的环境问题 也日益严峻。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已 超过美国、欧盟、印度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和区域,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碳年排放量也 已超过 10 亿 t,居世界第二。 其中,矿产资 源开发排放的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到 了全国工业排放量的 10%和 85%。 1.1.2 低效性 现阶段,我国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小矿山,与 大型矿业集团相比, 这些小型矿业企业的矿 产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 对环境的破坏也 更加明显。一般来讲,大型矿业集团的采矿 设备技术比较先进,采掘效率高, 由此产生 的环境问题相对较少; 而小矿山受规模限制, 不仅管理落后,实行粗放式管理, 还存在技 术落后等诸多问题, 产生的环境问题层出不 穷。 1.1.3 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废水、废 气及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多, 对生态环 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治理难度和成本 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 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 地步。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金属或煤就会 产生 100 吨矿石废弃物, 对土地的破坏也十 分严重。例如,山西、陕西、内蒙等三大产 煤大省的煤炭产量占到了全国煤炭产量的 60%以上,同时,这些地区由于煤炭资源的 大规模开发,地质灾害频发。以陕西省神木 地区为例,该区域共有200 多个煤矿,采空 区 和 塌 陷 面积 分 别 达到 了 99.12km2、 27.73km2, 形成了 19 个塌陷区, 许多矿区的 “地陷、水干、树死”现象已成为常态。 1.21.2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类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类型 从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经验来看, 矿产 资源开发在对国家或区域经济发挥明显推 动作用的同时, 也往往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 各种影响,甚至是污染。目前,我国矿产资 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可大致分为以下 四种类型:一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二 是对地质结构的影响; 三是对水资源的影响; 四是对大气、土壤的影响。 1.2.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时, 不仅需要修建各种 类型的厂房和生产、生活基地,还要进行大 面积、大规模的地表土壤剥离。此外,在实 际的开采和选矿过程中, 往往会伴生大量的 矿业废渣和尾矿。 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利用 机制, 许多矿业废渣和尾矿会就近丢弃在开 采区和选矿厂周边区域,一方面,会使周边 区域的地貌及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生 态景观受到破坏,压占大量的地表植被;另 一方面,受雨水和风力的冲刷,这些固体废 弃物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矿区荒漠化, 并最 终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例如,20 世纪 80 年代,青海三江源地区由 于砂金资源的滥采滥挖, 使沿岸河道及草场 受到巨大破坏,部分开采区水土流失、 草地 沙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具 体来讲,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自然地理环境 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土地沙化和荒漠 化,二是水土流失。其中,土地沙化和荒漠 化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引致的气候情况变化, 年降水量的变化,植物密度、大小及种类的 退化,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增加等; 水土流失 不仅包括水土流失面积,还包括立方量(单 位体积)水土流失影响面积。 1.2.2 地质结构的影响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不断进行, 无论采 取何种开采形式(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 , 一般都会产生数量较多的采矿空区, 引起采 矿空区上层及周边岩层地质承载力的下降, 破坏了地表原有的平衡, 进而造成岩石冒顶、 地质滑坡、地质沉降、地面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