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寒露风、清 明风、低温阴雨、冰雹、龙卷风等。热带气旋——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年平 均影响 7.4 个。因海南省地处中国南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流动较快。低冷空气受到 由海平面吹来的热冷空气产生空气的涡流, 随气压的变化不规则的运动。 一年四季均可能发 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占影响总数的98%), 最盛期8~9 月,平均影响1.7~1.8个,其次是 7、10 月,平均 1.1 个, 最集中是 7~10 月,占全年总数的 78% ,在全国各省中是登陆较 多的省份。 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地区都位于季风区, 自海南沿海到辽宁沿海都有可能受热 带气旋影响。最常遭受的是华南沿海,接下来就是华东沿海, 这与纬度有关系,纬度高的沿 海地方,一旦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台风就很难影响到。纬度低的沿海地区,能受台风侵 袭的时间长。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还是在降水方面。 台风通常中心气压低,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向内辐合, 然后在垂直方向上上升, 辐合的方 向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而其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规律性,一是有季节性。台 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 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 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 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 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 固的建筑物、 架空的各种线路、 树木、 海上船只, 海上网箱养鱼、 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 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 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 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 26℃-27℃的 暖洋面上,而且在60 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 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 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 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 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 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 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 形成并加强台风 暖中心结构。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 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 向南北两极增大, 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 个纬度以 上的洋面上。 当台风路经一个地区时,会带来风云变幻,造成灾害重重。但是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 在直径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台风中心移到某地时, 暴雨骤停,风停云散,头顶上显现出 蔚蓝色的晴空。这一区域,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台风眼”。它的四周被强烈上升气流造成的厚 厚“云墙”(或称“眼壁”)包围,台风眼过后,再度转入“云墙”控制,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再次 降临。 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海南省当今防御台风的有检测系统的雷达设备, 可以在台风登陆的前几天即使给予警报, 有 效降低了一定程度的人员及财务损失。 除了科技设备的防护之外, 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 防护措施。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 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 有备无患的局面。不允许将预案束之高阁, 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 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 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 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 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 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 技术、人员等方 面的应急准备。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 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 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 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 科学发展观。 三: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 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 防灾意识、 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 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 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 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 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 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 员工、 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 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掌握基本的避灾、 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 了解各类 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 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 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 出。 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 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 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四: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 管理机制。 “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政府组织领导, 各个部门积极响应。 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 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 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 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 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 管理工作流程。 五: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 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 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 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 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六: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 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 社会、 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 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的风 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 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 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 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