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作总结
一、一、20112011 年工作回顾年工作回顾 2011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 委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 一系列重要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大力 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 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统筹三个层面 联动协调发展,克服各种困难,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 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圆满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 目标任务。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台阶,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城乡面貌更加整 洁有序,群众生活得到新的改善,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万亿元,增长%左右;地方财政收入 1455 亿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外贸进出口增 长2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2%以上; 居民消费 价格涨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 2%,节 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一一) )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我们紧紧围绕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大结构调 整力度,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促进三次产业优化升 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把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 下大力量抓紧抓好。继续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按照“三个一批”要求,新 推出重大项目 340 项, 累计达到 1280 项, 总投资超过万亿元, 累计建成 700 项, 优化了产业结构,积蓄了发展后劲,进一步带动了经济增长。大力推动科技型 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不断加大财政、金融等支持力度,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 8500 家,累计达到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 1000 家,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出台了促进中心城区发展楼宇经济政策, 确定了 128 个重点支持项目,税收超亿元楼宇由 27 个增加到 67 个,提升了载 体功能,拓展了发展空间,带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总产值达到万亿元,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近 10 个百分点。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达到 90%,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迅速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聚集区形成规模,国家 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 19 个。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社会 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 染物增量,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综 合科技进步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部市合作、院市合作不断深化,承担国家 重大科技项目近 700 项,滨海新区成为国家 863 计划首个产业化伙伴城区。新 增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高 水平创新创业载体 15 个,风电主控系统、冠脉载药支架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填 补国内空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专利申请万件,授权万件,分别增 长 43%、30%。国家驰名商标达到 76 件。 服务业发展提速。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 46%。金融业健康发展,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总额超过 2 万亿元,大 悦城、水游城、佛罗伦萨小镇、红星国际广场等建成开业。旅游业快速发展, 泰安道综合开发项目 1、2、3 号院投入使用,海河风光游等旅游线路持续升温, 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魅力的重要窗口。邮轮母港接待出入境游客万人次。会展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梅江会展中心二期工程主体完工,成功举办了“津洽会”、 “融洽会”、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国际石化大会、国际矿业 大会等大型展会,服务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中介咨询、 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取得新进展。 ( (二二) )大力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 我们全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不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提升对外 开放水平,龙头带动作用和服务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东疆保税港区二期具备封关条件。中新天津生态城 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中心商务区加快建设,铁狮门和罗斯洛克金融中心 等项目启动,五矿大厦投入运营。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建港造陆23 平方公 里,北方重装基地、中石油原油储备库、中粮油生物化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中 船重工造修船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滨海高新区、滨 海旅游区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中航直升机、长城汽车一期、软件及服务外包 产业基地一期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项目顺利实施。全年重点项目建成 180 个,启动实施 330 个。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天津港30 万吨级深水航道一期开工建设,临港港 区 10 万吨级航道、南港港区 5000 吨级航道开港通航,内陆“无水港”发展到 21 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1150 万标准箱。滨海国际机 场二期开工建设,旅客吞吐量达到 750 万人次。海滨大道、津滨高速拓宽等项 目投入使用,京津城际铁路延长线、于家堡铁路中心站等项目加快建设。生态 环境和市容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启动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金融改革创新实 现新突破。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及管理机构达到 2400 家,启动外资股权投资基金 试点。融资租赁企业51 家,业务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实行外汇资本金意愿结 汇企业 16 家,创新型交易市场 11 家。继续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风险防 控能力明显增强。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 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 务等试点启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集团调整重组迈出新步伐,国 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0%。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专项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计划指标动态管理、征转分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取得新成效。其他各项改革扎实推进。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30 亿美元,引进1000 万美元以 上大项目 170 个,累计在津投资世界 500 强企业 150 家。利用内资超过 2000 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 347 个。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小 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外贸结构得到优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境外投资 18 亿美元。国际交流继续扩大,与兄弟省区市合作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