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费孝通——读书笔记摘抄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1.从土里长出过光辉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 上天的样子 2.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3.耕种活动既不向分工专业方向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在 一起的需要了 4.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5.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6.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原则 《文字下乡》 1.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 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 2.文字本身比较易于走样,所以需要文法和艺术来否定和限制词,字之 间的意思 3.因此在每个特殊团体的中,必有他们的特殊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 无法翻译的字句 4.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 群中生活下去——社会共同的经验积累,也就是文化 5.无论如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 6.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7.乡土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差序格局》 1.这里所谓的“私”的问题却是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 2.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3.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 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4.西洋社会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的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 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5.在差序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 以说是公的 6.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额,是私人联 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 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7.西洋社会, 在私有的父亲外必须有一个更重要的与人相共的 “天父” , 就是团体 8.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 9.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 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10.在差序格局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 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11.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12.家必须是延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 《男女有别》 1.感情通常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情形中 2.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改变了原 有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 激动 3.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4.完全的道义必须有充分的了解,无所隔,这就不能求之于生理上早已 划下鸿沟的男女之间 5.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 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 6.友谊是可以停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恋 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 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 7.男女之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 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 8.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向于同性方面发展 9.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 素都被遏制着。男女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 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礼治秩序》 1.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 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 人来执行,法制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2.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3.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4.我们说灵验, 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 依照这做就有福, 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 5.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额,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 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6.礼治是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无讼》 1.每个人知礼是社会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责任要 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 行“连坐”的根据 2.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 3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 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 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无为政治》 1.权力是冲突持续的过程,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被支配的一 方已经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 件,非心服也 2.干涉别人一方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干涉一方面来说是义务 3.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制”“独裁”,但是 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 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长老统治》 1.强制发生了权力 2.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 3.我们不承认未成年人有意志,也就说明了他们并没有进入同意秩序的 事实 4.教化的过程是代替社会去陶冶出合于在一定文化方式中经营群体生 活的分子 5.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 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6.教化权力——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域》 1.血缘: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 2.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3.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 4.籍贯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5.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6.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7.商业买卖和契约的完成依靠冷静的考虑,不是情感,于是理性支配着 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名实的分离》 1.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2.环境变动的速率和领导阶层适应变动的速率配得上才不致发生流血 的革命 3.在思想争斗中,主要的是阵线,反对变成了对垒 4.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 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了。挟天子以令诸 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和现实,全趋向于 分离了 《从欲望到需要》 1.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试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积 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2.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速率也很慢,人们有时间可以 从容地做盲目的实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 3.时势权力是从知识中获得的,乡土社会靠的是经验,他们不比计划, 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 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论绅士》 1.在专制体制下,人民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 2.中国传统的官吏并不想改革社会制度,因为他们一旦把皇权的威胁消 除了,或推远了,他们就不能靠这种制度得到经济的特权 《论“知识阶级”》 1.知者并不是指聪明人,智力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