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试题
1、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 “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 冲突。请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分析说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并提出缓解这种冲突的 建议。 答案: 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需要相关, 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 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 预测。 而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 计量和 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 靠、内容完整。 在一定情况下,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较好,但相关性 较差。可靠性和相关性之所以存在矛盾, 在于会计信息可靠往往通过历史成本原则核算, 而 相关性则要求会计信息计量反映当前实际情况, 以便于决策。而历史成本是过去的, 公允价 值属于现在,往往形成矛盾。通常来说, 可靠性从计量属性上往往与历史成本相关,而相关 性往往与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相关。 从中国实际情况举例来说,由于反映经济交易事项的原始单据所记载的内容具有信息来 源最直接、存在可验证性,因而以其原始单据记载的信息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一般 情况下具有可靠性。 从会计计量属性的角度而言, 资产或负债的形成中产生的会计原始单据 所记载的金额,反映的是其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由于其交易的原始单据具有上述特征, 故可 靠性较高。 但是, 问题在于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之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计核算主体内、 外各种条件的变化,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动。此时,历史成本已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或负债的 价值了,因而与投资者、 债权人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的相关性会下降。 此时,与 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相关的是公允价值。 目前的会计准则中, 已经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固有矛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节。 如对公 允价值的引进只是“适度、谨慎、有条件的”。从个人观点来说,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前提。 缓解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矛盾, 应该在基于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这就需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财会法规体系, 加大对管理当局财务造假的惩治力度。第 二,尽量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防止会计信息的技术性失真。第三, 提高会计人员的 诚信道德水平,增强其专业胜任能力。 2、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原则之一。请思考:历史成本原则的重要 性何在?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越发广泛的应用,又应该如何看待历史成本原则? 答案: 历史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 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 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 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 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 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 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 变现价 值和市价。 历史成本原则是基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中国会计学葛家澍教授说, “可靠性是 会计信息的灵魂” ,这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历史成本原则的重要性。同时,使用历史成本 原则可以通过资本投入与资产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这一点上也 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公允价值等计价模式被越发广泛的应用,历史成本原则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这 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在确保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相关 性。但是由于公允价值等计价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估计容易受到人为操纵, 因此现行 的会计制度仍以历史成本原则为资产和负债计量的基本原则。 在会计信息可靠性为第一要位 的前提下,历史成本原则的积极意义仍然大于缺陷。 当然,历史成本原则在当前也需要一定 的修正。可以说,现行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混合计量模式, 是修正的 历史成本模式。 3、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信息能够分析企业财务的哪些方面?您认为这两张报表提供的 信息对于您理解一家公司的全面财务情况是否足够了?为什么? 答案: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主要包括资产总额、资产构成信 息、负债与股东权益构成、负债构成以及所有者权益构成等信息, 以及一些更为具体的单项 本、毛利、三项期间费用、投资收益、非常项目、税前利润和净利润等信息。 利用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资产 负债率反映的事企业基本的财务结构状况,可以用来说明长期偿债能力的高低。一般而言, 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财务风险越大,亦即未来不能正常偿债的可能性越大。 利用利润表可以对企业的盈利情况进行总体的分析和评价。这方面常用的指标包括毛利 率、营业利润率和销售净利率。 联合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以分析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周 转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仅仅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信息来分析一家公司的全面财务情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现金流量表体现的要素。 如利润通过收入与成本的差额体现, 而收入与成本以 权责发生制为前提, 包括许多会计估计, 因此以此计算的的利润往往与企业实际盈利能力不 符。同时, 现金流作为企业运营的血液,其实际状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2)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缺乏必要的财务情况说明,通常,企业仍需要通过报表附 注、 财务状况说明书、 重要事项披露 (如或有负债) 等方式进一步反应企业的全面财务情况。 (3)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并不能反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文 化等方面情况,但这些方面也是企业财务情况的重要方面。 4、 为何需要做调整分录?为何不将所有现金支付都作为费用, 将所有现金收入都作为收入? 答案: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 出于把相应的收入和费用金额分配到每个会计期间的目的, 需 要编制调整分录。 答案:会计学中, 在期末对隐含交易进行的记录被称为调整分录。调整分录的目的是把相应 的收入和费用金额分配到每个会计期间。 这些分录调整了各种分类账户的余额, 因此叫调整 分录。每个调整分录包括确认收入或费用, 调整分录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 而不是以每月的 账单或月末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 将所有现金支付都作为费用, 将所有现金收入都作为收入, 是基于收付实现制进行的账 务处理方式。它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忽视了预收收入、预付费用、 以及应计收入和 应计费用的存在。在日常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不足:(1)不利于单位进行成本考核、 提高效 率和绩效考核; (2)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3) 收入支出不配比,不能真实反映当年收支结余(4)不能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 (5)不能 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隐形负债问题;(6) 不利于处理政府采购业务和年终结转等会计 事宜。 5、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 答案: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