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 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试行) 等级 项目 合格 规范化 示范性 6-1 专业设置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 思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 和创新精神。 2.建立以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教育专家等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 导委员会,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调研,定期进行专业建设的相关论证活动。 3.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2010 修订)设置专业。通过人力资源需求分 析,掌握专业职业领域的内涵与外延,确定专业范围,界定专业技能(专门化)方 向。 4.通过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 需求。 5.根据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分析职业认证要求,确定与本专业培养 方向对接的职业资格证书。 6.专业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专业建设符合学校整体发展 整体规划。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7.有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专业特质的办学理念和教风学风等,学生职业素 养得到培养。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 思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 和创新精神。 2.建立以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教育专家等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 导委员会,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调研,定期进行专业建设的相关论证活动。 3.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2010 修订)设置专业。通过人力资源需求分 析,掌握专业职业领域的内涵与外延,确定专业范围,界定专业技能(专门化)方 向。专业技能(专门化)方向不少于 2 个。 4.通过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 需求。 5.根据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分析职业认证要求,确定与本专业培养 方向对接的职业资格证书。 6.专业建设分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本专业建设在学校整体建设 规划能得到有效实施。 7.有反映职业教育特征、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的、具有专业吸引力的专业 环境及文化氛围。有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专业特质的办学理念和教风学风等, 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 思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 和创新精神。 2.建立以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教育专家等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导委员会,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调研,定期进行专业建设的相关论证活动。 3.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2010 修订)设置专业。通过人力资源需求分 析,掌握专业职业领域的内涵与外延,确定专业范围,界定专业技能(专门化)方 向。专业技能(专门化)方向不少于 3 个。 4.通过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 需求。 5.根据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分析职业认证要求,确定与本专业培养 方向对接的职业资格证书。 6.专业建设分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本 专业地位凸显。 7.有反映职业教育特征、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的、具有专业吸引力的专业 环境及文化氛围。有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专业特质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 和教风学风等,具有强烈感染力和熏陶作用,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6-2 课程建设 1.根据国家和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成果,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审批程 序规范。 2.有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公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 技能课程教学大纲。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合理确定公共 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比例。 3.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制度,并严格执行。不使用盗版教材。公共文化基础课程 统一使用国规和省推荐教材,专业技能课程 70%以上按要求使用国家规划和省推荐 教材。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根据国家和省颁发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成果,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并根据相应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审批程序严格规范。 2.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 理论实践一体化、 与职业资格标准、 行业规范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合理确定公共文化基础 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比例,选修课程的所占课时比例达到5%。 3. 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特点, 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 补充教学内容,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本专业能自主开发2 门以上或参与开发 3 门以上校本专业技能 课程。 4.校本课程凸显本学校的专业特色,开发的课程或教材被市级以上教育行政或 教研部门推广使用。 5.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不使用盗版教材。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统一使 用国家规划和省推荐教材,专业技能课程 60%以上按要求使用国家规划和省推荐教 材。 1.根据国家和省颁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调研成果,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 根据相应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审批程序严格规范。 2.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 理论实践一体化、 与职业资格标准、 行业规范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合理确定公共文化基础 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比例,选修课程的所占课时比例达到10%。 3. 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特点, 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 补充教学内容, 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本专业能自主开发3 门以上或者参与开发 5 门以上校本专业技 能课程。 4.校本课程凸显本学校的专业特色,并为区域内同行学校课程资源共享,开发 的课程或教材被省级以上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推广使用。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5.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不使用盗版教材。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统一使 用国家规划和省推荐教材,专业技能课程 60%以上按要求使用国家规划和省推荐教 材。 6-3 师资队伍 1.专业负责人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具有相关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从事本专业教学 3 年以上,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持过校级以 上教改课题研究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2.专业专任教师不少于 4 人,其中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少于2 人。专业专任教师与本专业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 1:36。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学历 90% 以上,获得与专业相关的高级工职业资格 50%以上。 3.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任教,有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4.教师为人师表,从严治教,能开展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教学。教师积极参加 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和各种竞赛,立足教学岗位普遍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每年30% 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