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阅读
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阅读 【原文】 孔子闲居,曾参侍①。孔子曰:“参乎,今之君子,唯士与大夫 之言可闻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於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户 牖②而化天下。” 曾子起,下席而对曰:“敢问何谓王之言?”孔子不应。曾子曰: “侍夫子之闲也难,是以敢问。”孔子又不应。曾子肃不过惧,抠③ 衣而退,负席而立。 有顷,孔子叹息,顾谓曾子曰:“参,汝可语明王之道与?”曾 子曰:“非敢以为足也,请因所闻而学焉。” 子曰:“居,吾语汝!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 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④之, 不能够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能够致霸王。是故, 昔者明王内修七教⑤,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后能够守;三至行,然 后能够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则必折冲⑥千里之外;其征也,则必 还师衽席之上。故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 明王之道也。” 曾子曰:“不劳不费之谓明王,可得闻乎?” 孔子曰:“昔者帝舜左禹而右皋陶⑦,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 何上之劳乎?政之不平,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若乃十一 而税,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入山泽以其时而无征,关讥⑧市酆皆 不收赋,此则生财之路,而明王节之,何财之费乎?” 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 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 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 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则本正也。凡上者, 民之表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 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悫⑩而女贞。六者,教之致也,布诸天下四方 而不怨,纳诸寻常之室而不塞。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则 民之弃恶如汤之灌雪焉。” 曾子曰:“道则至矣,弟子不足以明之。” 孔子曰:“参以为姑止乎?又有焉。昔者明王之治民也,法必裂 地以封之,分属以理之,然后贤民无所隐,暴民无所伏。使有司日省 而时考之,进用贤良,退贬不肖,则贤者悦而不肖者惧。哀鳏寡,养 孤独,恤贫穷,诱孝悌,选才能。此七者修,则四海之内无刑民矣。 上之亲下也,如手足之于腹心;下之亲上也,如幼子之于慈母矣。上 下相亲如此,故令则从,施则行,民怀其德,近者悦服,远者来附, 政之致也。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周制, 三百步为里,千步为井,三井而埒,埒三而矩,五十里而都,封百里 而有国,乃为福积资求焉,恤行者有亡。是以蛮夷诸夏,虽衣冠不同, 言语不合,莫不来宾。故曰无市而民不乏,无刑而民不乱。田猎罩弋, 非以盈宫室也;征敛百姓,非以盈府库也。惨怛以补不足,礼节以损 有余。多信而寡貌,其礼可守,其言可覆,其迹可履。如饥而食,如 渴而饮。民之信之,如寒暑之必验。故视远若迩,非道迩也,见明德 也。是故兵革不动而威,用利不施而亲,万民怀其惠。此之谓明王之 守,折冲千里之外者也。” 曾子曰:“敢问何谓三至?” 孔子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 无声,而天下民和。明王笃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 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 曾子曰:“敢问此义何谓?” 孔子曰:“古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 又知其数及其所在焉,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 下治。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如 此,则天下之民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故曰: ‘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 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此三 者咸通,然后能够征。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 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夫明王 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是故诛其君而改其政,吊其民而不夺其财。 故明王之政,犹时雨之降,降至则民悦矣。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 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 【注释】 ①曾参:春秋鲁人。字子舆,孔子弟子。侍:《大戴礼记》作 “得”,意为等到。 ②户牖:门窗。 ③抠:用手挖。此作提讲。 ④服乘:使用,指驾车或骑乘。 ⑤七教:指后文所说的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 廉让七种教化。 ⑥折冲:使敌人的战车后撤。即击退敌人。 ⑦皋陶:也称咎繇。传说为舜的大臣,掌刑狱之事。 ⑧关讥:在关口设立界卡检查行旅。 ⑨表:表率。 ⑩悫:诚实、谨慎。 寻:度量单位,两臂伸开为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