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戏曲进校园
浅议戏曲进校园 在人类迈向现代的进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戏 剧和教育之间始终相互影响,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在 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 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1;另一方面,教育的现代 化,也极大促进了戏剧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水平的提高。 1999 年 6 月,随着《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支撑的艺 术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这其中戏剧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翼。 2008 年 3 月,教育部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十省 市推行“京剧进课堂”的试点。此举一出,立刻引来广泛的 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在肯定这一举措良好出发点的同时,教 育、艺术、理论等各界人士,都围绕该举措在施行办法上存 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从“京剧进课堂” , 很多人引申到了“戏曲进校园” ,认为戏曲艺术和素质教育 的交融应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大文化视野来观照。本文借取 这种大视角,立足戏剧和教育的互动关系,结合陕西戏曲和 教育的现实状况,就“戏曲进校园” ,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把“京剧进课堂”拓宽为“戏曲进校园” 。 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就其初衷而言,显然在 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然而从具体 实施办法看,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其一,把京剧简化为京剧曲目,划入音乐教育的系列, 由音乐老师来教授,这一方面把综合性的戏曲艺术简单化, 使其难以展示原有的风采、魅力;另一方面又让普通的音乐 教师勉为其难。 “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多数是以声乐、器乐 或舞蹈为专业的师范毕业生,极少有京剧方面的训练” , “专 业演员要四年科班以上,几天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②。 其二, “京剧进课堂”在全国范围推广,难免以京剧一 霸独尊的地位,客观上造成对诸多地方戏曲的“歧视” 。2008 年,多家媒体曾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许多专家、学者认为, 对于不同地域来说,忽略地方戏曲的价值与作用,一刀切地 推广京剧进课堂,不仅不切实际,而且有悖教育规律。 《人 民日报》记者就认为,15 首京剧曲目进课堂,其效果与其说 在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启蒙价值,倒不如说在于彰显传承传统 文化的标志和导向意义 3。 为了不使戏曲艺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落空,笔者 认为,在“京剧进课堂”之外,还应双轨并行地开展包含各 类地方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这样,既表现出对教育导 向性的认可,又体现了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作为“京剧进 课堂”的有益补充,因而“戏曲进校园”更具现实意义,理 应受到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大力的支持。 与规范化的“京剧进课堂”不同, “戏曲进校园”应突 出灵活、自由的特点,遵循不限年龄、阶段、剧种、曲目、 方式和形式的原则。具体地说,不限年龄、阶段,是指“戏 曲进校园”的“校园” ,不仅包括中小学、而且包括各类大、 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有更充裕的自由时间、 更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和理解力、更广阔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 因而,大专院校理应成为“戏曲进校园”的重阵。与中小学 中简单的京剧赏析课相比。大学里的戏曲研习不仅条件成熟, 而且效果显著。依托于中文、艺术等人文学科,高等院校不 仅可以开设多层次的戏曲课程,而且可以成立形式多样的戏 曲研习社或兴趣小组。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由大 学生自发组织的戏曲社团。不仅影响大,而且水平高,充分 体现出大学校园在普及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巨大 潜力与活力。 不限剧种、曲目,指“戏曲进校园”不应硬性规范,而 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异地开展活动。避免像“京剧进课堂” 那样仅仅局限于课堂和 15 首“戏歌” 。 “戏曲进校园” ,应从 更广阔的视角还原戏曲艺术综合性的魅力,重视戏曲的地方 特色及其与地域文化的深刻联系。例如在陕西,京剧的影响 远远弱于秦腔、眉户等本土地方戏。在当地,京剧的现场演 出,极其“罕见” ,但秦腔等地方戏则司空见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剧社演出的话剧《镀金》惯。由此, “戏曲进校园” , 当然应以本土地方戏为主导。 在广大的县、 乡、村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 ’不仅师资困难,而且 学生兴趣也大成问题。但若是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 情况则大相径庭。不少县、乡的中小学生,由于其家庭背景 或其他原因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地方戏曲启蒙和熏陶。有些 学生甚至还参加过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的“戏迷叫板”之 类的比赛。因而突破“京剧进课堂”的匡范,让地方戏进校 园,不仅省钱、省力,现实可行,而且契合学生口味,容易 取得实效。 不限方式和形式,是指“戏曲进校园”应大胆借取社会 各界的外力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以灵活多样、生动活 泼的机制来普及戏曲艺术。比如“秦腔进校园” ,就不是仅 仅把十几首秦腔唱段请进来。可以请进来的,还有专业戏曲 演员的指导和辅导。他们不仅教授唱段、示范动作,而且可 以带来专业的戏曲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以及不同规模 的专业性现场演出。突破课堂的狭小空间和强制性, “戏曲 进校园”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应遵循整体普及 和重点提高的思路,以剧社小组或兴趣班的形式,让真正有 兴趣、有基础的学生活跃起来,然后再去辐射、感染其他学 生。一言以蔽之, “喜爱”比“学会”更重要。 二、 立足大学。转变观念,让 “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 虽然大专院校理论上应是“戏曲进校园”的重点阵地。 但从实际现状看,戏曲在大学校园的情景可谓相当惨淡:全 国百分之八九十的高校剧社几乎都是话剧社团,戏曲社团几 乎是凤毛麟角,而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几个少数城 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以“说话”为主的话剧,形式通俗、技巧简单、 易学易练,便于普及。戏曲却不同,唱、念、做,技巧综合 性高且难度大,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也繁冗复杂。要言 之,戏曲既难学难练,又费钱费事。 其二,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产物,话剧形式、内容既 有强烈的现代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很易与大学生产生共鸣。 戏曲则因其诞生、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思想内容还是 艺术表现都明显和当代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对大学生而言, 传统占绝对优势的题材局限、程式繁冗的表演程式、一板三 眼的缓慢节奏,使得戏曲不能像话剧那样成为他们“直抒胸 臆”的艺术工具,而只能沦为被远观和敬畏的对象。 其三,对年轻、活泼、开放的大学生来说,流行歌、摇 滚乐、先锋话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都以其新颖、现代的形 式让他们的青春激情得到一种尽情发挥和宣泄。但戏曲则相 反,由于过于的阳春白雪和传统古雅,大学生们要么“敬而 远之” , 要么 “望而生畏” 。 不少地方戏, 由于风格过于粗犷、 质朴,观众群体又集聚在农村,因而和京剧相比,它们受到 大学生的排斥、拒绝或奚落、嘲弄往往还是双重的。这种文 化心理定势,对于地方戏的普及、弘扬,无疑会造成很大的 现实障碍。由上述现实看, “戏曲进校园”要真正能 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地域的特点努 力更新观念、转换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到秦腔、 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笔者认为: 首先,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和大专院校的教育者紧 密结合,把“戏曲进校园”活动看成一个既关乎学生素质教 育又关乎戏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