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电子教案
黄荆沟镇中心学校电子备课教案 六 年级 数学 学科 第四 单元 新 课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2016年 2 月 28 日 主备老师 隆清富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会依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实力目标 培育学生的分析概括实力,经验引导学生参和学问的形成过程,发觉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学问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情感目标 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爱好,体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培育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相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学问。 教学难点 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学问。 教具准备 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五二一五”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研组内修改看法 老师个人修改看法 承前启后 1.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学问,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老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1)老师:在求比值的时候你们发觉了什么吗? 学生: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老师: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把这两个比画上横线。 师:是啊,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探讨。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7=10∶6。课件显示:“10∶6”和“4.5∶2.7”同时闪耀,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 (2)前面的两个比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为什么? 老师将课件后面的两个比隐去。 学生:不能,比值不相等。 老师小结: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 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探讨。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7=10∶6。课件显示:“10∶6”和“4.5∶2.7”同时闪耀,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 学习引领 老师板书:比例。 1.师: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例,你想探讨哪些内容呢? 生:比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师:那好,我们就来探讨比例的意义吧,究竟什么是比例呢?依据下面的问题自学例1。 ①找出每面红旗长和宽的比。 ②求出每个比的比值。 ③哪几个比的比值相等? 2.学生自学完以后,老师逐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在黑板上:2.4∶1.6=3:2,60∶40=3:2。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 师: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视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做比例吗? 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师: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老师用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假如是比例,就肯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3.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过程要求: 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 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沟通、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分吗?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 运用检测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1、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比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分吗?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 教研组内修改看法请用蓝色5号字体标识,老师个人修改部分请用红色5号字体标识。 黄荆沟镇中心学校电子备课教案 六 年级 数学 学科 第四 单元 新 课 第2课时 备课时间 2016年 2 月 28 日 主备老师 隆清富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实力目标 提高学生视察、计算、发觉、验证和总结的实力 情感目标 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二一五”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研组内修改看法 老师个人修改看法 承前启后 1.老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推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老师:同学们能正确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意义,推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同学们能正确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学习引领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老师板书:2.4∶1.6=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老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老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视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沟通。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觉。0.12∶0.5=1.2∶5,两个外项的积是0.12×5=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假如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老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沟通、汇报。老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然后指名汇报。 4.老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学生探讨沟通后,指名回答。 老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课堂作业】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