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大全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大全 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面对全球进行直播,王亚平再次变身“王老师”为孩子们进行太空实验。 其实,在国内外进行的大大小小的太空实验中,孩子们不仅是旁观者,也是参加者。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表示,青少年参加太空实验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5种。 一是参加专业的讨论实验。科学家进行太空实验时让一些学生负责其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培育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二是为学生设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学生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自己提出实验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三是参加载人航天工程活动。一些是为了航天工程任务的需要,让学生参加硬件或软件的研制;另一些是学生创意大赛中的获奖项目在载人航天器上进行实验。 四是在教室中完成的太空实验。学生们在教室完成模拟太空相应条件的实验,或者进行空间站上专业讨论人员正在进行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对比地面实验和太空实验的结果,让学生们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五是教育性示范活动。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简单有趣的太空实验,并将它拍摄下来,做成视频教材,提供给学生,以便进行航天教育。 2.“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项目: 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2、太空细胞学讨论实验展示 3、太空转身 4、浮力消逝实验 5、水膜张力实验 6、水球光学实验 7、泡腾片实验 8、天地互动沟通 3.“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教具需经特别设计和考虑 从工程技术方面来讲,挑战是通畅的通信链路,要保障视频清楚不卡顿,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 天和一号核心舱比天宫一号大,但这一空间大部分是被航天员的科研、生活用品和空间站运行设备所占用,因此教具重量、体积都有限制,需经特别设计和考虑。 教具在运送过程中,还会经历超重和剧烈振动的恶劣环境,因此要事先对教具进行振动实验等考核。 此外,太空授课必须考虑失重环境的影响,比如必须保证教具能在失重条件下使用,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摄像如何保持稳定,都需要练习。 4.“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哪些课程更适用于太空授课? 除了对教具的约束条件,在课程遴选方面,天地之间有差别的现象更适合作为授课内容,比如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等。 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讨论包括科学讨论和工程讨论两大类。 前者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讨论,如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流动、物体燃烧等物理化学现象,后者包括工程实践,如水净化系统、尿处理系统等。 5.“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此次太空授课与8年前有何不同 与8年前相比,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国航天受到的世界关注有了极大不同。现在中国空间站和航天员备受世界瞩目,这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已经有所体现。这次面对全球直播,信任将获得更多世界关注。 第二个不同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的社会效益已经逐渐凸显。8年前6000余万中小学生收看了直播,如今有些人已经毕业,甚至成为了航天人,此次“天宫课堂”开讲,是对过去的延续。 另外,相比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此次授课时的展示空间更大,通信保障技术更加成熟,可以进行更充分的天地互动。 6.“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 2024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2024年12月,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面对全球进行直播。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实行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沟通,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阔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日记写作素材大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