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应具有现场管理意识
管理者应具有“现场管理意识”管理者应具有“现场管理意识”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其管理职责范围大小、管理的人员多少、其工 作性质、任务繁简程度如何,要做好管理工作,行使好管理职能,都 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刻意树立和培养管理者的“现场管理意识”。 管理者是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管理目标的人管理者是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管理目标的人 “现场管理意识”四个字,读起来肤浅,但其内在思想、内在含义、 实际意义却是深重和广泛的。 现代企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必须是积聚 了较多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理论素质、组织能力、带队能 力、业务指导能力、流程操作能力,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塑造、不断学 习、不断实践,确立工作的基本目标、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实施各类 方案,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管理目标的人。 不可否认,要想真正实现管理者的职责,实现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者 必须充分运用在管理工作当中有效的管理理念、 方法策略、 艺术手段, 有的放矢的进行工作布置,监督指导,直至达到预期目的。然而更不 可忽视的是, 任何一个组织管理者还必须具备强烈的岗位管理工作现 场意识。 什么是现场管理意识呢?什么是现场管理意识呢? 现场管理意识,就是现场参与的人的意志与行为的结合, 是欲望于现 场的个人思想、行为的追求。它肤浅于表面,深重于内涵。从管理者 在组织管理工作中的深层面、从领导的艺术方法、管理手段、组织技 巧上看,“现场管理意识”便显现出一种无声而有力的作用, 帅前卒 后、身体力行的行为影响之互动感召力, 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目 1 标决心、实施行为、集合力量的长距离贴近,是意念的追求,近距离 的点滴与渗透。 一个部门、 一个单位的组织管理者的现场意识强与弱、 有与无、长期与短暂、作秀与扎实所带来的工作效果,完成任务的品 质,职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克服困难的信念,敬业之心,爱岗之责, 形成团队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无情”中 的亲情得以展现,是有着天壤差别的。 一、一、 管理者的现场管理意识是最具有修正自我工作目标偏差,管理者的现场管理意识是最具有修正自我工作目标偏差,监督自监督自 我工作计划、方案、措施、办法的研究制定的思维续动作用。我工作计划、方案、措施、办法的研究制定的思维续动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每个管理岗位工作中, 在已明确了企业总的工作目标 和中心任务之后, 每个管理者自身都需要制定相应于总目标下的工作 目标, 具体部门岗位人员的工作目标及为了实现这些或大或小的目标 而层层面面制定出的各种具体工作计划、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岗位 业务流程等。但我们在研究制定的全过程中,虽经深思熟虑,大的方 针政策可能出现偏差较少,原因在于我们能够总结过去,吸取经验, 借鉴先进, 把握目前, 用通过实践而积累的正确的、 宝贵的思想观念、 科学理论,用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规范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创新 求变,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来纠正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失”可能是微小的,一个部门 一个单位,众多人员、众多岗位、众多的工作环节都因组织者管理者 这么“一失”,将是量的变化,质的丢失,预期目标将会偏离,计划 将会落空,办法将会失效, 制度将会难守,流程也会出现不畅和实际 脱离。所以,作为一名企业基层的组织管理者要时刻不能满足现状, 2 把想象的东西标准化、理想化、正确化。其实,理想的追求,理想的 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决不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全部规律, 用辨证的观念 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用理想的期望与实践的操作运行的全过程来检 验我们的一切工作,才是科学的、准确的、完整的,才会有真正的实 际效果和作用。现场管理意识驱动下的行为的再决策, 就能完美解决 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前因预想后果不善, 愿望与效果不能完全统一的和 结合的基本矛盾。 二、二、 管理者的现场管理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管理者的现场管理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 间拉近距离,间拉近距离,使职工产生积极向上、使职工产生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亲和力,努力工作的亲和力,产生克服困产生克服困 难完成目标任务的情感动力。难完成目标任务的情感动力。 工作岗位、工作现场如同战场,只能下命令,不能或很少冲锋陷阵的 指挥官,不算是最好的。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小小的部门, 组织者管理者只会研究方案,制定措施,想出办法,固然是重要的, 是应尽的职责必备的能力。而相同重要的不能缺少的是, 能否将自身 所担负的工作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倾移具体现场,深入到每个下属人 员的实际岗位工作中,更是应当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之一。 我们都懂 得,管理从狭义上讲就是管辖、处理之意,即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及 事物进行安排和处理。 从广义上讲,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心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即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者既要管人,又要 管事,管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管人的全过程。所以,组织者管理者 的责任及目标宏观上是通过一个人在一定的职责目标范围内, 连同每 3 个人不同职责, 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 共同实现微观的目标。 管理者, “者”字人也,管理活动自始至终就是与人打交道的, 就是人与人之 间的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 组织者管理者的工作“现场 意识”,既体现了思想的沟通,又完成了行为的互动。 对下属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技能是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会议、 学习 来达到一定目的, 对下属职工的工作责任是需要采取制定必要的规章 制度来约定,对下属职工的岗位敬业精神、 业务能力是需要必要的组 织培训来完成。 但更为重要而且不能忽视的另一种模式是组织者管理 者自身主体的全部影响,自身意识的渗透,自身行为的感召,自身技 能的指导,自身情感的给予,自身意志的打动。作为一个部门的管理 者,对其下属来说,不应只站在他们的后面,去推动他们,而应该站 在他们的前面去带领和引导他们, 鼓励他们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 实际工作管理当中,应拉近与职工的人本距离,让其认识你,认识你 的思想、 观念和素质; 拉近与职工岗位工作的实际接触, 让其理解你, 理解你的要求, 理解的批评和不满; 拉近与职工的情感, 让其融合你, 体谅你的困难,谅解你的过错和失误;拉近与下属人员的岗位距离, 做到同甘共苦,让其尊重你的人格、职位,服从你的管理,完成你交 给的任务。 管理者能在整体岗位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体现出一名企业员工应有 的敬业精神、岗位工作态度、标准及责任。他说:“我(我们)之所 以由过去的那样到现在的这样, 一句话,就是你(你们)的人格魅力打 动了我(我们) ,现在的领导在我(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又改变了我 4 心目中的领导。”通过这件事,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懂得,管理者的现 场意识、身体力行、带头实干对下属产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和具有实 效的。 人格魅力是什么?职工心中的领导是什么?就是让职工信得过, 能够 解决现场中职工遇到的生产问题。管理者只有全身心进入了现场组 织、现场指导、现场实操,现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 终才赢得了这种人格的魅力,赢得了每个下属人员心中的 “那个领 导形象”。 具有“现场管理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