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预防措施
.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为有效控制各类损害员工身心健康的事故发生,并根据 GB/T28001标准,按照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手册要求,针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司职 业危害与预防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一、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1、职业危害因素来源 职业危害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作业环境中 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原料、半成品、 产品、机械设备等产生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 温、辐射及污染性等因素等。 (2)劳动组织中的有害因素。包括作业时间长、作业 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个别器 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与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 ;. . 包括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如露天作业的不 良气候条件、厂房狭小、作业场所布局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缺乏有效的卫生技术设施或设施不完备,以及个体防护存在 缺陷等。 2、职业病定义和分类 从广义讲,职业病是指作业组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因接 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但从法律意义上讲,职业 病是有一定范围的,仅指由政府部门或立法机构所规定的法 定职业病。 2002 年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法定职业 病为十大类 115 种。其中:尘肺(13 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 病 (11 种) ; 职业中毒 (56 种)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 种) ;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 种) ;职业性皮肤病(8 种) ;职业 性耳聋喉口腔疾病(3 种) ;职业性肿瘤(8 种) ;其它职业 病(5 种) 。 二、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1、生产性毒物怎样进入人体 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呼吸道由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组成,气体(如氯、 氨、一氧化碳、甲烷等) 、蒸气(如苯蒸气等)和气溶胶(如 农药雾滴、电焊烟尘等)形态的毒物可经呼吸道是毒物进入 人体最常见最重要的途径。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包括毛发、指(趾)甲等。毒 ;. . 物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经皮肤吸收,引起局部的损害或全身性 中毒症状。 2、职业中毒类型 职业病按其发病的快慢一般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两种类型。 急性职业中毒指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较高浓度的生产 性有害因素的作用,而迅速发生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 快、病情重等特定。急性职业病以化学物质中毒最为常见。 主要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以外事故所引起。 慢性职业中毒是由于工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受到一定 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的生产性有害因 素的作用,经过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缓慢发病。相对于急 性职业中毒而言,慢性职业中毒具有潜伏期长、病变进展缓 慢、早期临床症状较轻等特点。 3、铅作业及铅中毒 铅冶炼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最大。由于铅化合物多具有特 殊颜色,因而常用于尤其工业。在砂磨、刮铲、焊接、熔割 时可产生铅烟、铅尘。此外,铅中毒可引起肝、脑、肾等器 官病变。因接触的剂量不同,可出现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症 状。 4、苯作业及苯中毒 生产中接触苯的作业主要有:喷漆等。苯及其化合物是 ;. . 以粉尘、 蒸气等形态存在于空气中, 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特别是夏季,皮肤出汗、充血,更能促进毒物的吸收。急性 苯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一些中毒者还可发生化学性 肺炎、肺水肿及肝肾损害。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及 中枢神经系统。 5、窒息性气体中毒 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原因是造成机体缺氧,急性缺氧 可引起头痛、 情绪改变, 严重的可导致脑细胞坏死及脑水肿。 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中毒有: (1)一氧化碳中毒,冬季施工房屋取暖易发生中毒, 主要是发生在煤不充分燃烧时。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头痛、 头晕、心悸、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重度中毒者表现为无 意识、昏迷,甚至呼吸衰竭,伴有脑水肿、严重心肌损害。 (2)硫化氢中毒,多发生在清理粪池、下水道、垃圾 时,也可发生硫化氢中毒。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及呼吸道刺激 症状;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 型”死亡。 (3)二氧化碳中毒 救援者可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增打开窗保持室内通风, 清除产生一氧化碳的危险源,把中毒者搬到通风保暖持方, 解开其衣领,裤带、让其呼吸新空气或给予吸氧,神志不清 者要饮水以防误入管,引起窒息,有呕吐者将头部侧转,以 ;. . 免呕吐物堵塞气管窒息,如果患者心跳或呼吸停止,应立即 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对中毒严重的 危险患者,迅速联系医院抢救。 6、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1)根除毒物或降低毒物浓度,如用无毒或低毒物质 代替有毒或剧毒物质,但不是所有毒物都能找到无毒、低毒 的代替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毒物的措施很重要,如采 取密闭生产和局部通风排毒的方法,减少接触毒物的机会, 合理布局工序,将有害物质发生源布置在下风侧。 (2)做好个体防护,这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个体防护 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呼吸防护 器、皮肤防护用品等。毒物进入个体的门户,除呼吸道、皮 肤外,还有口。因此,作业人员不要在作业现场内吃东西、 吸烟,班后洗澡,不将工作服穿回家。 三、粉尘的危害及尘肺的预防 1、生产性粉尘从何而来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作 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生产性粉尘的来源非常之广。在 生产环境中,以单一种粉尘存在的情况较少,大多数情况下 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 2、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1)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不同种类的粉尘可导致 ;. . 不同类型的尘肺病或其它肺部疾病。我国按病因将尘肺病分 为 12 种,并作为法定尘肺列入职业病名单目录。 (2)中毒。吸入铅、锰、砷等粉尘,可导致全身性中 毒。 (3)局部刺激性。如金属磨料可引起角膜损伤、浑浊, 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等。 3、预防粉尘病的措施 (1)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通 过革新生产设备, 实现自动或作业, 避免操作人员接触粉尘; 采用湿式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 所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 防尘方法。 (2)作业中接触粉尘的工人,在作业现场防尘、降尘 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符合作业场所卫生标准的条件下, 一定要佩戴防尘防具。效果较好的有防尘安全帽、送风口罩 等,适用于粉尘浓度高的环境,在粉尘浓度较低的环境中, 佩戴防尘口罩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四、防止噪声与振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1、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听觉器官的损 害,长时间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和噪声性 耳聋;此外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它器官也有不 ;. . 同程度的影响,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病症,长期 接触较强的噪声可引起血压持续升高,还可出现胃肠功能紊 乱,胃蠕动减慢等变化。 从安全方面来看,在噪声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 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在车间或矿井等作业场所,由 于噪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