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老师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老师师德学习心得体会1素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育模式的重大进步,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素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良好的职业道德师德的好坏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小的方面来说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进展。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老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等,既是师德的法律规范,又是老师良好人格的品行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社会的法律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因此老师必须要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升学重压下,传统教育观念即传统的老师观、陈旧的教学观、“惟师是从”的专制性的师生观等仍束缚着大批老师。 因此,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特别重要,只有老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优异的素养去主动适应并深化开展蓬蓬勃勃的素养教育,才能培育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制造性人才。 我们可以说:创新是老师的首要必备素养、不可或缺的师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l世纪尤其如此。对学生的素养教育,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互动互补的立体工程,诸如身体素养、思想素养、心理素养、业务素养、个人素养、群体素养、单项素养、综合素养的培育等等。而创新,是学生发挥潜力成长成才的基本素养。其培育,必须贯穿于素养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所有角度。老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因此,高素养的老师队伍和学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创新素养的队伍,才能把学校办成培育创新人才的基地。 良好的个性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养基础,又有后天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就青少年学生而言,影响他们良好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施教者——老师的个性。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老师个性:老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只有个性方能影响个性的进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育专家之所以如此论述,就是因为老师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影响着施教的成果。老师个性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老师的良好个性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个性魅力的老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老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由此可见,在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今日,热爱学生,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其得以全面进展,是老师成功的关键。 健康的心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养良好的老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制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必定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 但在现实生活中,老师的心理问题又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老师的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和谐音,有的甚至造成相当恶劣的后果,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有关专家指出,造成老师心理障碍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师的超负荷工作,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使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极易导致老师心理失衡。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老师的过高期望造成的。常人眼中的老师,应当是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这种期望使许多老师觉得不应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脆弱,以免破坏自己的形象。这种心理定势使得老师不能和学生坦诚、直率地相处,不利于调节、疏导自己的情绪,因而严重威胁着老师的心理健康。 21世纪是信息与生命大进展的“精神文明世纪”。肩负着培育跨世纪人才使命的老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老师总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为深刻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老师,自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老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育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的来说,所有的教育都是耐心的锻炼,有时候我们必须忍受的正是我们的学生,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不断前进,而且我们也想推动他们向前迈进,所以我们必须锻炼好自己的耐心。 老师师德学习心得体会2老师的职责决定了老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老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老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第二,作为老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老师自己必须严格以老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常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样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老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化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表述使老师道德体制与其他职业道德体制明显的区别开来。 首先,要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