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新课程高考改革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影响 摘 要:新课程高考制度改革,是对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效解决了以往高考选择范围受限,“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是高考制度改革下,在学科选择灵活性增强的同时,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随之发生改变,本文从新课程高考改革对整体教育教学的影响、新课程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变化两方面入手,对新课程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改革;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分析 高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升学制度,更是我国人才培养方向的指路标,影响着学生的教育培养,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新课程高考制度实行以来,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学生的选择范围扩大,并逐渐形成发展规划理念。此种情况下,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面临变革,如何确保新课程高考改革下学科教学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生物教育教学入手,对教育教学的改进策略进行探究。 一、新课程高考改革对整体教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高考制度在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推广,部分地区采用“3+1+2”模式,将高考科学设置为必选以及可选两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意愿以及长处灵活选择科目,确保自身优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1]。新课程高考改革对学生发展,以及整体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发挥学生特长,能够实现发展计划的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形式面临全面改革,教师职能得到进一步丰富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如下: (一)学生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学习更具有主动性 在以往固定文理分科的制度下,学生在学习时仅能从大方向上选择自身的发展意愿,然后按照学科要求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缺乏对自身整体发展情况的思考,以及自身详细意愿的思考。新高考改革下,学生为确保自身选择的正确性,从高一开始即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思考,包括自身的兴趣偏好、能力倾向,以及发展意愿等,通过不断加强对自身的认识,明确自身的整体发展意愿。学生发展理念逐渐形成,被动选择专业的局面发生改变,学生在学习时,以未来发展以及自身兴趣爱好为驱动力,会促使学生学习更具有主动性。这种发展理念不仅会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产生影响,而且会保障学生后续学习的计划性,促使学生具备清晰的发展理念,最终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发挥学生特长,能够实现发展计划的及时调整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的特点,及时改变专业选择,通过对发展计划的及时调整,确保未来发展方向符合自身发展预期。在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时,由于学生对高中学科的认识还较为片面,难以一次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而以往的高考制度下,学生学习的科目较为固定,即便学生不能适应部分学科内容,也难以进行改变。“3+1+2”模式下,生物、政治、地理、化学中,学生需要选择两项参加高考的学科,学生通过及时发现自身的学科不适应性及时对自身的学科进行调整,能够实现时间的高效利用,促进自身的发展,避免盲目学习下学习效果不佳,未能考入理想的院校。 (三)教育教学形式面临全面改革 新课程高考改革下,学生具有二十几种学科考试组合形式,这导致以往的教育教学形式将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需要对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调整。部分学生可能会在中途改变选择方向,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部分学科在以往属于必修学科,在学生具有选择权之后,难度较大的学科可能选择的人数会相应减少,而部分难度较小或较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可能出现人数剧增的情况,如何保障教学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保障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成为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2]。 (四)教师职能得到进一步丰富 在新课程高考改革下,教师的职能得到进一步丰富,尤其是教师的引导者职能。在以往固定学科教学的前提下,教师的引导者职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新课程高考改革下,教师的教育重点增加,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共同做好发展规划,保障学生选择的正确性。这增加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难度。新课程高考制度下学生还面临学科选择的压力,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保障学生能够以乐观的心态投入职业规划,以及学习中,以发展的眼光,以及理智的判断保障自身规划的正确性[3]。 二、新课程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变化 以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为例,从高中生物教学的变化能够了解到新课程高考改革下学科之间教育教学发生的变化,以及面临的挑战。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学生可灵活选择是否参加生物教学考试,教学形式发生改变,走班制或将得到推行,学生数量难把控,教學准备工作难度增加,生物综合能力要求增加,生物教学难度加大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如下: (一)学生可灵活选择是否参加生物教学考试 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在部分地区举办的试点考试中,学生可灵活选择是否参加生物教学考试,使学生对生物教学的态度发生改变。主要学习态度包括三种:一种是明确选择参加生物考试,因此认真投入生物知识的学习中;一种是明确不参加生物考试,因此在普遍教学下对生物教学的态度较为敷衍,以及走读制度下不参加生物教育教学内容;第三种是未能做出清晰判断情况下按部就班开展学习活动。灵活选择促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改变,教师在开展课程时需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合理设置教学活动。生物教学的可选择性增加了生物教育教学的难度,并且选择的可变性也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诉求,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4]。 (二)教学形式发生改变,走班制或将得到推行 随着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推行,走班制逐渐走入各院校的视野,尽管走班制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教学办法,但是走班制已经成为高考改革下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甚至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走班制办法。高中生物教学作为可以选择的学科内容,是施行走班制的学科之一。走班制下,课程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置等都是走班制下生物教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走班制下,教学将面临学生存在流动性的问题,以及学生选择不明确下的学科课时交叉问题,不同的基础水平、不同的发展意向,如何保障走班制下学科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生物学科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摸索研究[5]。 (三)学生数量难把控,教学准备工作难度增加 生物学科教学中不仅具有理论教学内容还具有实验教学内容,部分实验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亲自操作,从而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但是新课程高考制度下、走班制情况下,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造成教师的准备工作难度增加。如何确定实验参加的人数,从而保障实验设备能够满足参与课堂学生的要求;如何设置分组,保障课下自主研究活动的展开。此外,不同学生基础下实验难度的设置,教学内容难度的设置等都成为生物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生物教育教学的改革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四)生物综合能力要求增加,生物教学难度加大 学科核心素养对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核心素养要求下,学生在投入生物知识的学习时,教师需要保障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的学科素养,但是以考试为导向下,部分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