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阅读 一、字音一、字音 1、多音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 例:见二虫斗草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异读字 通假异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古音异读: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二、通假字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 假。 1、发音相同,字形不同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发音不同,字形类似 将军身被坚执锐 三、文言实词三、文言实词 1、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河”黄河,“江”长江;“好”女子貌美 词义缩小:“臭”指臭气和香气;“丈夫”成年男子 词义转移:“走”跑;“涕”眼泪;“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附:常见古今异义词 谤讥:【古】公开指出别人的过错 【今】诽谤 卑鄙:【古】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比: 【古】等到 【今】常用于比较,比方 博士:【古】传授经学的官员,也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 【今】学位 好/不好:【古】女子容貌美/不美 【今】形容词 不足:【古】不值得 【今】数量不够 布衣:【古】平民 【今】布做的衣服 池: 【古】护城河 【今】池塘 宠: 【古】荣耀 【今】偏爱 出: 【古】(在)国家外,(在)外面 【今】与“进”“入”相对 大风:【古】麻风病 【今】大的风 等死:【古】同样是死 【今】等着死亡 地方:【古】地:土地,方:方圆 【今】指某一区域 凡: 【古】总共,大概 【今】平凡;凡是 讽: 【古】委婉地劝说 【今】讽刺 感激:【古】感动奋发 【今】因对方的帮助而产生的好感和感谢 股: 【古】大腿 【今】屁股 郭: 【古】外城 【今】做名词,比如做姓氏 豪杰:【古】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才能出众的人 横: 【古】广远 【今】才能出众的人 或: 【古】有时;有的人;或许 【今】或者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事业 金: 【古】计算货币的单位 【今】金属;钱 进: 【古】在朝廷 【今】前进 经纶:【古】筹划,治理 【今】比喻规划、管理国家的才能 鞠躬:【古】恭敬地,谨慎地 【今】行礼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开张:【古】扩大,展开 【今】商店等开始营业 可怜:【古】可爱;值得同情 【今】值得怜悯 会计:【古】聚集会议 【今】管理财务的人员 烈士:【古】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 【今】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明年:【古】第二年 【今】专指今年的下一年 妻子:【古】妻子和子女 【今】只指妻子 其实:【古】它的果实 【今】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 亲戚:【古】父母兄弟直系亲属 【今】相较古意词义扩大 秋天:【古】秋季的天空 【今】秋季 裙: 【古】泛指衣服 【今】专指裙子 然后:【古】这样以后 【今】连词,表承接 肉食:【古】身居高位,当政的人 【今】肉类食物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稍稍:【古】渐渐地,慢慢地 【今】稍微 十九:【古】十分之九 【今】数字 私自:【古】私:私下 自:自己 【今】自己自作主张 虽然:【古】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今】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所以:【古】用来;的方法;的方法(原因)【今】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痛恨:【古】痛心遗憾 【今】深为憎恨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 牺牲:【古】祭祀用的祭品,指猪、羊、牛等 【今】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 谢: 【古】道歉,谢罪 【今】感谢;凋落 以为:【古】把作为,把当作 【今】认为 长者:【古】德行高尚的人 【今】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至于:【古】到,达到 【今】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人;大家 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爷爷 左右:【古】身边伺候的人,近臣 【今】方位词 作文:【古】写文章 【今】学生作为练习写作而写的文章 2、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会宾客大宴 俄顷风定云墨色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皆若空游无所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 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使动用法:(使之怎么样)使动用法:(使之怎么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意动用法:(认为,以意动用法:(认为,以为为))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渔人甚异之 四、文言虚词四、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之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 (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 结构助词, 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名词) 之间, 可译为 “的” , 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 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 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以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于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