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浅谈中职生信息素养的培育 摘要: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航天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进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世界经济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在信息社会中,决定个体进展水平的,将在越来越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不断利用信息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个体猎取、利用、加工信息的能力,将日益成为制约其进展的重要因素,它对中职生的学习,制造性思维的发挥,甚至终身学习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顺应信息技术进展的趋势,培育中职生的信息素养,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指出了在当今信息社会培育中职生信息素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根据中职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结合实际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生;信息素养培育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1](In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能够推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猎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更确切的讲信息素养就是一种信息文化(Ination Literacy),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是21世纪人的能力素养的一个方面。一方面,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或说面对信息的修养。 信息素养是热爱生活,能够利用网络传播工具高效地、熟练性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猎取、探究新信息;有基本的科学文化常识,能够高效地辨别、分析及评估所获得的信息;能够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并善于与他人通过信息沟通与传递进行沟通;能够自信地利用信息解决各种问题,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中职学生思想活跃、好动活泼,其本质是好的,但也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例如他们的实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多数进不了重点高中;轻视理论课程的学习、而重视实训课;缺乏对学习的热情,专业思想不坚定,爱玩游戏,迷恋上网;有自卑感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信息意识淡薄 受到之前学习习惯和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中职学生对待信息都是被动的,不会根据生活、学习,尤其是个人专业进展的需要通过网络途径猎取有用信息,尚未认识到信息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自己对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各种信息能力的培育. (二) 信息目的不明确 即使有的学生懂得从网络猎取信息,但通常只是从百度等搜索引擎网站或者QQ等聊天软件来获得,大多数同学上网只是为了聊天、看新闻、游戏等,有的学生甚至逃课通宵,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三) 信息检索效率低 主要表现为在信息搜索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低效率,不知道怎样高效、精确地检索、分析、筛选有用信息。 因此,为了给中职生提供最佳的学习、进展机会,让他们成为会学习、有价值的社会劳动者,就必须培育其成为一个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 三、针对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建议 结合中职生的自身特点,对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应该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猎取相关信息,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这样才能为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服务. 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中职生在信息素养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还没有形成自觉收集、使用信息的习惯,有的同学甚至沉迷于网络之中,导致社会责任意识与情感的弱化,严重影响学业.信息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培育而成,有调查结果显示,54.2%的同学现有的网络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2],这说明学校在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起主导作用。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这一现实,认识到培育中职生信息素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有意识地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其中的主导作用。现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制造有利于中职学生信息意识培育的校园环境 在学生活动中努力营造出一个校园信息氛围,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可以接受信息技术的教育,而且让生活、学习的整个过程始终处在信息化这个大环境的熏陶之下。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培育出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 例如,在进行电工基础的教学时,让学生上网浏览有关电工的工作背景及有趣的技能操作实验,增强学习兴趣;学习服装设计时,可以上网浏览相关视频教程,将整套教学与网络充分整合,让学生不仅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技能信息,更多的是激发起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大大促进学生信息意识的提高。 (二)构建新型教学关系 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育将促使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诞生,它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地位、单一的课堂教学,老师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组织者,通过电脑、网络的运用将使教育工作更为普及的展开,可以更充分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并使其个人潜能得以充分进展的个别化教育,中职生的学习不再单单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加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把学生的聪慧才智,尤其是制造才能开发出来,也是21世纪教育的最终目的。 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理想平台是网络。通过在网上宽松自然的沟通学习,可以让平常在课堂上比较内向、表现欲较低的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一件任务的完成需要有人统筹、文本输入、图片编辑等,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就要相互协调分工,大家使用电子邮件、实时聊天室、发表帖子沟通等网络上的工具与老师、同伴进行沟通、讨论,同时实现了网上辅导与答疑。这无疑培育了学生主动猎取信息的意识,又避开了之前有些枯燥的学习。让学生也充分认识到上网除了可以聊天、打游戏之外,还能学习,更充分地体会到创作与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摆脱中职生的自卑感。 (三)结合信息道德素养的培育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与传统相悖的现象,信息的滥用、计算机病毒肆虐、黑客、知识产权、网络信息共享等问题,都对人们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中职生自制力差、是非观还未成形、受到认知能力及水平限制,很容易误入歧途,往往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迷恋网络游戏、聊天,这是信息网络带给学生最大的危害。为此,老师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教育,不要一味地打压,而是积极的劝导,因为这是信息素养培育的需要。 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学生:作为信息社会的现代人,除了具备高超的信息技术能力外,还应具有信息责任感,能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约束自身信息行为活动,多鼓舞学生通过网络走出校园,走向世界,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指导学生选择科学性、趣味性的优秀网站,让学生真正领略网络世界的美景,正确引导学生的信息素养向正确方向进展。 (四)加强老师信息素养的培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所具备的信息知识,取决于其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的重视度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换句话说就是老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21世纪的老师要想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增强自身信息观念,自觉地学习和利用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