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三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少“一语出自(C)。 A.《论语》B.《大学》 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 2.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 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 工人具有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D)。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 培养的综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B) A.全民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D.精英教育思想 4 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 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 了解中国, 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B)。 A.创造更新文化B.传播交流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D.筛选保存文化 5 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 其中, 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A) 。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D.文化传统 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7.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这与下列哪位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目标类型基本一致?(B) A.杜威B.布卢姆 C.布鲁纳D.泰勒 8.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 20 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 出的评价模式是(A)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SE 评价模式D.CIPP 评价模式 9.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10.孔子提出了解学生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体现了(A)。 A.因材施教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C.疏导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11.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情绪低落。班 主任为了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 学生在一次次的跌倒后又一次次地站 起来,丝毫没有沮丧。班主任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经历无数次的摔倒才 能成功,更何况复杂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中。班主任主 要运用了哪种德育方法?( B) 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 C.道德修养法D.品德评价法 12.小明在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时, 联系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弄清楚三角形的 意义,最后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记忆方法属于(D)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13.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心电图等检查资料,就能确诊病人的身 体情况和病因,这体现了思维具有(A) A.间接性B.概括性 C.抽象性D.分析性 14.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体现了代克学习理 论中的(C)。 A.准备律B.练习律 C.效果律D.强化律 15.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根据皮亚杰的道德 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B)。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16.某生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易冲动,具有外向性。该生的气质 类型是(A)。 A.胆汁质B.多血质 C.黏液质D.抑郁质 17.解锁密码箱时,每一位密码都有10 个数字,那么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 尝试,直到找到打开密码箱的正确密码。这一过程是在采用(A)解决问题。 A.算法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D.逆向搜索法 18.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 远远观看关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 惧怕反应。这是一种(C) A 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 19.不少中学的班主任请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事务及管 理,成为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C)。 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 20.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在 成长中的(B)。 A.关注任务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教学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21.李某在课堂上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让其下课后到办公室。李某来到办公 室后,教师先给他一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按时到来。 ” 李某听后羞愧万分,主动向教师道歉并保证再不扰乱课堂秩序。案例中的教师表 现出了出色的(C)。 A.教学技能B.知识结构 C.教育机智D.教研能力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 教育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种要素所构成的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 错误。教育确实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但是,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教育影响三种要素构成的。 23. 奖励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因为奖励越多越好 错误。 塑造是指通过强化学习者趋近目标的每一步来教授新知识和新技能。其中 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施加愉悦刺激,例如奖励;负强化是指撤 除厌恶刺激。奖励确实可以塑造行为,但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当在塑造学生的 行为时,将正强化和负强化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强化法的最大效果。 24. 学习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经常开展学习竞赛是有百利而无一 害的。 错误。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人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特定目标的 内部心里过程。耶克斯-多德森曲线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成倒 U 型曲线关 系。所以并非学习动机越高越好,恰恰相反,对于较难的目标来讲,最佳的学习 动机应该是偏低的。 25.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都是正面影响。 错误。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自发组成的,无成员间地位差异的学生团体。对班级 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类。 教师对于有积极影响的非正式群 体要鼓励,对中性的要善于引导,而对消极的要批评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政治经济制度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历史文化传统 学科类型 受教育者的各方面发展程度 课程理论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要求为: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