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计算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水文水利计算 1.水文水利计算 (1)设计暴雨推求 有资料地区,设计暴雨的推求采用实测雨量进行分析;缺资料地区采用 2003 年颁 布的《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 (2)设计排涝流量 设计排涝流量一般采用平均排除法,也可采用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当涝区内有较 大的蓄涝区时,一般需要采用产、汇流方法推求设计排涝流量过程线,供排涝演算 使用。 1)平均排除法 广东省一般采用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水流量,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集水面积较小的涝 区排水设计。平均排除法按涝区积水总量和设计排涝历时计算排水流量和排涝模 数,其计算公式为: (5-1) 式中:Q——设计排水流量(m3/s); Ci——各地类径流系数,参考值:水稻田、鱼塘和河涌采用 1.0;山岗、坡地、经 济作物地类采用 0.7;村庄、道路采用 0.7~0.9;城镇不透水地面采用 0.95; Ai——各地类面积(km2) ; Rp——设计暴雨量(mm); Ei——各地蒸发量(mm) ,一般可采用 4mm/d; hi——各地类暂存水量(mm) ,水稻田采用 40mm,鱼塘采用 50mm~100mm,河涌采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用 100mm; W1——水闸排水量(m3) ; W2——截洪渠截流水量(m3) ; W3——水库、坑塘蓄滞水量(m3) ; T——排涝历时(s) ; q1——堤围渗漏量(m3/s) q2——涵闸渗漏量(m3/s) q3——涝区引入水量,对灌溉是指回归水量(m3/s) q4——废污水量(m3/s) 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 F——控制排水面积(km2) 。 治涝区内有水闸、泵站联合运用的情况下,一般先用水闸抢排,再电排。在用平均 排除法计算泵站排涝流量时,应扣除水闸排水量和相应排水时间。 2)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 需求出最大排涝流量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5-2) 式中: K——综合系数(反映河网配套程度、排水沟坡度、降雨历时及流域形状等因素) ; m——峰量指数(反映洪峰与洪量的关系) ; n——递减指数(反映排涝模数与面积的关系) 。 我省目前还没有关于排涝模数各项参数选取的统计分析。建议参考湖北省平原湖区 的分析:集雨面积大于 500km2 的涝区,K=0.0135,m=1.0,n=-0.201;集雨面积 500km2 以下的涝区,K=0.017,m=1.0,n=-0.238。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3)产流、汇流方法 根据设计暴雨、设计雨型、设计净雨深,推求最大涝水流量和涝水过程,并依据蓄 涝容积和蓄涝区限制水位(最高控制水位) ,进行涝区水量蓄泄平衡计算(排涝演 算) ,通过试算推求排水流量。这种方法适用于排水区面积大、蓄涝容积大、排水 历时长的地区。 产汇流计算方法,目前我省一般按照《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 ,采用综合单位 线法和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集雨面积小于 10km2 的涝区,仍 采用洪峰流量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较为合适。 (3)设计外河水位 根据涝区暴雨与承泄区(外河)水位的遭遇情况分析,计算当涝区发生设计标准暴 雨时相应的外河水位。外河设计水位一般采用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如无实测资料, 参照《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 :潮区可采用 5 年一遇的最高水位,其 余地区采用外江多年平均洪峰水位。对近年来河道上修建了工程或进行了堤围加 固、河道整治的河段,要采用工程修建后的设计水面线,并考虑河道下切的影响。 河道下游和三角洲地区可采用 2002 年颁布《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网河河道设 计洪潮水面线》 (试行)中的成果。由于西、北、东江中下游因采砂等原因造成河 道下切,水面线下降,因此泵站、水闸排涝工程外河水面线建议采用现状水面线成 果。 2.排涝工程布局及规模计算 (1)调蓄水域的布局及规模 1)对范围较大的平原涝区,有条件时可规划一定的河道、沟渠、湖泊、坑塘作为 蓄涝容积。蓄涝容积的规模应与排水闸、站规模的关系分析比较确定,平原区水面 率可采用 5%~10%;其他地区可稍低,或参考湖北等地取 5 万 m3/km2~15 万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m3/km2 的蓄涝率。蓄涝容积一方面可以削减雨洪峰量,减轻排水负担,减小排水工 程的规模,节约投资,另外还可以利用蓄涝容积进行养殖、航运,或建设成人工湖 公园等。 2)正常蓄水位一般按照涝区内大部分农田能自流排水的原则来确定,布置于涝区 低洼处。无闸门控制的蓄涝区,其正常蓄水位一般低于附近地面 0.2m~0.3m;设计 低水位主要考虑综合利用要求,一般在设计低水位下保留 0.8m~1.0m 的水深,以 满足养殖、航运、景观、环境生态的要求。 蓄涝区正常蓄水位、设计低水位及蓄涝容积应通过分析比较确定。 (2)排水闸、主干排水沟、截洪沟等排涝设施的布局及规模 根据涝区水文水利计算,确定排水闸、主要排水沟、渠的设计排涝流量和排涝特征 水位、主要建筑物尺寸等特征参数。 1)主干排水沟、截洪沟 主干排水沟一般根据最大排水流量设计,当有蓄涝容积时,采用调蓄后的最大排水 流量。截洪沟以设计洪峰作为设计流量,为避免截排流量过大,通常要设置一定的 蓄涝容积滞峰,在此基础上拟定一个合适的设计流量排走大部分洪量。 主干排水沟的日常水位一般通过最远处低洼农田(或地面)的平均高程,逐级推算 得到。设计水位是排除设计流量的水位,根据承泄区水位的情况,按各级沟道的比 降逐级进行计算。 主干排水沟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确定后,便可拟定其断面型式。 2)排水闸 排水闸的设计水位包括闸上设计水位和闸下设计水位。对无蓄涝区的水闸,闸上水 位采用闸前排水河道的设计水位,有蓄涝区的采用蓄涝区设计蓄涝水位。闸下水位 汛期按抢排要求确定,选择低于闸上水位 0.1m~0.2m;冬春季排除内河涝水的水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闸,设计下水位一般采用外江多年平均枯季水位。当闸下有引水渠时,要考虑外江 到闸前的引水渠的水头损失。 对于无调蓄容积或蓄涝区容积很小的排水闸,其设计排水流量可直接采用排水河道 的设计排水流量;有蓄涝容积的一般需假定闸孔宽度、闸底高程等,按设计排涝标 准进行排涝演算,反复试算设计蓄水位后确定。对应最大排水流量的水位即为水闸 上下游设计水位。 闸底高程主要根据排水任务确定。从满足排空内湖涝水和满足低洼农田降低水位要 求而言,闸底高程要与闸前排水干沟沟底齐平。新开河道排水闸的闸底高程一般可 略高于河地或与河地齐平。闸底高程应结合闸孔宽度的选择,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3)机电排涝站布局及规模 根据涝区水量平衡及治涝措施,合理确定需要的机电排水流量;确定机电排涝站位 置、电源布置等。计算设计内外水位、设计扬程,确定排涝站装机规模。 1)进水池水位 最高内水位:指站前最高防洪水位,一般取排水区建站后 10~20 年一遇的内涝水 位。 最高运行水位:取排水区允许最高涝水位推算到站前的水位。 设计内水位:取由排水区设计排涝水位推算到站前的水位。 最低运行内水位:取按降低地下水埋深或调蓄区运行最低水位要求推算到站前的水 位。 2)出水池水位 最高外水位:按泵站工程水工建筑物设计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