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法工艺原理及参数设计
水处理气浮工艺分类及参数设计 一.气浮法分类及原理 二.气浮法设计参数 全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1 流 程 示 意 图 2 进水水质 pH=6.5~8.5 含油量100mg/l pH=6.5~8.5 含油量100mg/ l 3 投加药剂 (品 种和数量根 据实际水质 筛选决定) 聚合铝 25~35mg/l 或硫酸铝 60~80mg/l 或聚合铁 15~30mg/l 或有机高分子凝聚剂 1~10mg/l 聚合铝 15~25mg/l 或硫酸铝 40~60mg/l 或聚合铁 10~20mg/l 或有机高分子凝聚剂 1~8 mg/l 4 混凝反应 管道和水泵混合无反应室 管道混合, 阻力损失≥0.3m 或机械混合,搅拌浆叶线速 度 0.5m/s 左右,混合时间 处理方法 按产气方式分类 常用方式 原 理 气 浮 法 气浮法压力溶气 全溶气气浮 法部分回流溶 气气浮法 用水泵将废水提升到溶气罐加压 至 0.3~0.55MPa(表压)同时注入 压缩空气,使之过饱和。然后瞬间 减压,骤然释放出大量密集的微细 气泡,从而使气泡和被去除物质的 结合体迅速分离,上浮至水面。 气浮法细碎空气 喷射气浮法 叶轮气浮法 (韦 姆科气浮法) 利用高速喷射的水流或高速旋转 的叶轮,将吸入水中的空气剪切成 微细气泡,从而使气泡与被去除物 质的结合体迅速上浮与水分离。 全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4 混凝反应 管道和水泵混合无反应室 2~3min; 机械反应室(一级机械搅拌) 或平流反应室或旋流反应室 或涡流 反应室, 水流线速度 从 1.0~1.5m/s 降至 0.3~0.5 m/s,反应时间 10~20min 5 释放器 前管道流速1m/s 出流口流速 0.4~0.5m/s 工作直径 3~110cm 6 溶气罐 宜一间气浮池配一个溶气罐, 溶气压力 0. 3~0.55MPa(表压),溶气时间 1~3min, 高度: 直径=2~4, 压缩空气压力 0.5MPa (表 压) 宜一间气浮池配一个 溶气罐高 2.5~3.5m,溶 气压力 0.3~0.55MPa (表压),溶气时间 1~ 3min,高度:直径 2~4, 压缩空气压力 0.5MPa (表压)断面负荷 100~ 200m3/m2h 7 气泡粒径 30~100μm 30~100μm 8 混合室 为使溶气水和絮凝水 充分混合而设置,底部 直段 15~20mm/s,上端 扩散口 5~10mm/s,混 合室停留时间≤3min, 高 度 1.5~2m 9 气 浮 分 离 停留时间 60~90min 水平流速 4~6mm/s, 有效水深 1.5~2.5,池宽一般为 4.5m,3m,2 m。长宽比=3 左右,间数≮2,池顶宜加盖。 水流下向流速 1.5~3mm/s,给水浊度100 度,深度 1.5~2.5m,2 ~3mm/s 停留时间 10~15min,1~2mm/s 停留时间 20~30min。 停留时间 40~60min 水平流速 4~6mm/s,有 效水深 1.5~2.5,池宽一 般为 4.5m,3m,2m。 长宽 比=3 左右,间数≮2,池 顶宜加盖。水流下向流 速 1.5~3mm/s,给水浊 度1 00 度,深度 1.5~2.5m, 2~3mm/s 停留时间 10~ 15min,1~2mm/s 停留 时间 20~30min。 10 刮渣机 链条链板式或行车式,刮板进行速度 50~ 100mm/s,推荐逆刮,也可顺刮。 链条链板式或行车式, 刮板进行速度 50~100m m/s,推荐逆刮,也可顺 全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刮。 11 出水堰 活动调节堰或薄壁堰 活动调节堰或薄壁堰 12 集水管 流速 0.5m/s 三.气浮法设计计算 序号 项 目 计算公式 符号说明 1 药剂耗量 G=MQ·10-3 G—每小时药剂(工业品)耗量,kg/ h M—投药量(根据筛选试验确定或按经 验数据选用),mg/l Q—处理废水量,m3/h 2 药液量 G1=G/c G1—药液量,即每小时投加药剂溶液 量,kg/h G—每小时药剂耗量,kg/h c—药液重量百分浓度 3 药剂溶解池容积 (一般药剂溶解池 ≥2 间) W=8KG1·10-3 8—取每班配制药液一次,即每次配制 量供一个班(8 小时)使用 K—安全系数,一般取 K=1.1~1.15 G1—每小时投加药液量,kg/h W—药剂溶解池容积,m3/间 4 溶气罐容积(一般 每间气浮池宜配一 个溶气罐) W=qt/60 W—溶气罐有效容积,m3 q—单个溶气罐进水量,m3/h t—溶气罐停留时间,一般为 1~3min 5 溶气罐直径 D=(4W/πH)0.5 D—溶气罐直径,m W—溶气罐有效容积,m3 π—圆周率 H—溶气罐圆柱部分高度,m 一般 H≧ 2m 6 理论溶解空气量 c=736KTP c—理论溶解空气量,ml/L 水 P—溶气罐绝对压力 KT—溶解系数见下表 7 理论需气量 c1=736KT(p-1)= 736KTp c1—理论需要空气量,ml/L 水 p—溶气罐表压,at 其他符号同上 8 实际所需空气量 q1=c1q/1000η q1—溶气罐所需空气量,m3/h c1—理论需要溶气量,ml/L 水 η—溶气效率,一般为 0.6~0.9 q—溶气罐进水量,m3/h 9 供风量 q2=2n q1 q1—每个溶气罐所需空气量,m3/h n—溶气罐个数 q2—供风量,即供给的空气量,m3/h 2—富裕系数 10 风压,为保证风压 稳定,一般采用自 备空压机供风 p2=p+p 阻 p2—供风风压,MPa p—溶气罐表压,一般为 0.35~0.55MP a p 阻—空气管道总阻力,MPa 11 反应室容积 W=QT1/60 W—反应室有效容积,m3 Q—处理水量,m3/h T1—反应室停留时间,一般为 3~10mi n 12 分离池容积 W=Q2T2/60 W—分离池有效容积,m3 Q2—进入分离池的废水流量,m3/h 全溶气流程 Q2=Q 部分回流溶气流程 Q2=Q+Q1 Q—处理水量,m3/h Q1—回流溶气的废水量,m3/h 一般 Q1=(0.3~0.5)Q T2—分离池停留时间,min 一般全溶气流程 T2=60min 部分回流溶气流程 T2=40min 13 分离池有效长度 L=W/nBH L—分离池有效长度,m W—分离池有效容积,m3 n—分离池间数 n≥2 B—分离池单间池宽,m 一般 B=4.5m H—分离池有效水深,m H=1.5~2.5m 常取 2m 14 出水堰堰上水头 h0=[ (Q2/1.86B)2] 1/3 h0—堰上水头,m Q2—分离池进水量/间,m3/s B—分离池每间池宽,m 15 集渣槽上缘标高 取堰上水头再高出 3~5cm 为省略堰上水头计算, 可近似取高出堰 顶 6cm 左右 四.不同温度下的 KT值和 736KT值 温度,℃ KT值 736KT值 0 0.0377 27.75 10 0.0295 21.71 20 0.0243 17.88 30 0.0206 15.16 40 0.0179 13.17 50 0.0145 11.70